大汉名将第四部|平定七国之乱,大将军,太尉,丞相,条侯―周亚夫! 周亚夫是大汉开国功臣周勃的次子,喜读兵书,多谋善断,早年出仕为官,累升至河内郡守,汉文帝十二年,承袭父爵为绛侯。 周亚夫统军练兵,颇有大将之风。 前158年,匈奴进犯北疆,汉文帝调三路军珙卫京师,一军霸上,一军棘门,周亚夫领军驻守细柳。 汉文帝亲自犒劳众军,霸上,棘门两地驻军军纪废弛,唯细柳军营军营严整,周亚夫治军有方,汉文帝直夸他是“真将军”。由此名将,匈奴何愁不破。后匈奴军退,汉文帝授周亚夫中尉,掌管长安兵权,戍卫京师。 汉景帝继位后,更加重用周亚夫,加授车骑将军。 前154年,汉帝国内乱,吴王刘濞,楚王刘戊等七国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起兵叛乱。 叛军势力强大,汉景帝授周亚夫太尉,领兵平叛。 叛军极速北上,围攻梁国时遭遇梁王刘武顽强防守,叛军一时不能前进,汉景帝计划派军增援。 周亚夫分析局势,上书道:梁国足够据守,他领军迂回进军,先解决山东等地诸侯,切断叛乱粮道,那时再会战叛军,定可以一战而胜,汉景帝同意他的方略。 叛乱围攻梁国,周亚夫领军领军平定各路诸侯,驻军山东巨野,梁王刘武多次派人请援,周亚夫坚守不战。 叛军粮道被切断,吴楚两王决定先攻击周亚夫军,打通粮道,周亚夫仍旧不战,后叛乱断粮开始撤退,周亚夫抓住时机令全军出击,叛乱大败,吴王刘濞出逃越国被擒杀,声势浩大的七国叛乱三个月被平定,周亚夫厥功至伟,梁王刘武对周亚夫怨念深重。 前152年,汉景帝授周亚夫丞相,赐爵条侯,倚重非常,周亚夫出将入相,仕途生涯达到顶峰。 周亚夫武将秉性,经常直言劝谏,汉景帝要废黜太子刘荣,周亚夫不赞同,惹怒景帝,加上梁王刘武经常在窦太后年前诋毁周亚夫,惹得大家都不喜欢周亚夫,后又因给大臣封侯的事,周亚夫据理力争再次得罪景帝,甚至以辞职威胁,导致景帝恼怒,罢黜周亚夫丞相职。从此也不再将他做辅政大臣任用。 周亚夫也变得郁郁不欢,甚至开始计划身后之事,他的儿子购置五百副兵甲以作殡葬之用,不想被人举报谋反,汉景帝大怒,将周亚夫父子交于廷尉审理。 廷尉巧言令色,说周亚夫地上不谋反,地下也要谋反,周亚夫悲愤欲绝,绝食抗议,后吐血而亡。 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周亚夫榜上有名。 #周亚夫 #历史人物 #七国之乱 #上热门🔥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3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田蚡(?—前131年),西汉长陵(今陕西咸阳)人,汉景帝王皇后同母弟,汉武帝舅父。凭借外戚身份步入权力中心,封武安侯,历任太尉、丞相,一生功过交织,争议颇多。 功绩方面: 1. 推动儒学:与窦婴共辅朝政时,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奠定汉廷儒学正统地位。 2. 举荐贤能:广纳门客,武帝初期多项国策出自其幕僚;提拔张汤等能臣,为吏治革新储备人才。 过劣尤显: 1. 专权敛财:任丞相后骄横跋扈,肆意任命二千石高官,甚至遭武帝讥讽“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强索考工署地扩建私宅,府邸豪奢冠绝京师,蓄妾过百,珍宝堆积。 2. 祸国殃民:元光三年黄河决口,因封邑鄃(山东平原)未受灾,竟阻挠治河二十年,致十六郡水患肆虐。 3. 构陷异己:与窦婴、灌夫交恶后,借婚宴灌夫“骂座”之事诬其不敬,诛杀灌夫;又罗织罪名害窦婴弃市,酿成“田窦之争”惨剧。 其结局颇具戏剧性:窦婴死后次年,田蚡病中频呼谢罪,巫师称见窦、灌鬼魂索命,惊惧而亡。子袭爵四年亦被废,家族迅速衰落。后世评其“非纯忠奸,乃私欲权术之枭臣”,儒学之功难掩贪暴之罪。 该墓为2016年正阳宫旁修生产路时意外发现。悠悠白蟒山,一砖一瓦让你穿越历史的神话,一冢一堆一挖,可能就是稀世之宝的出现。半座白蟒山,大半西汉墓,真乃风水宝地也。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8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1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