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16T8月前
又有网友私信我:四十年没回凫山了,写写我的故乡凫山和竹子吧。我回复说,那我写你的乡愁吧! 先讲下凫山吧!提到凫山很多人不知道它在哪里。在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香山冲烈马卧槽景点不远处有一小山,名为凫山。现在的凫山范围更广,包括陶家湾村一片,旧时被称为凫山围子。这围子里出了不少名人政要,诸如:明代周堪赛、辛亥革命老人杨桂生,杨义云、杨宗柱、杨宗达、井冈山红军战士王喜超、贺锡均。凫山与竹是分不开的,凫山因竹而扬名。乡下有种说法睡觉做梦是回凫山,可能是凫山是世外桃源让人忘记烦恼,让人留连忘返。     清末民国时期,凫山围子里有竹纸作坊三十余处,在香山冲还能看到作坊遗迹。竹料纸通常用嫩竹子用石灰熬制而成,香气扑人、便宜又环保,店铺包糖果点心称之为包封子。这作坊的纸通常用作迷信纸,也就是宁乡地区祭祀钱纸。        五十年代凫山七家冲还有作坊手艺,如果换作今天定是非遗。母亲说,外公在纸作坊做过事。母亲的太公贺少文有八个作坊,纸质好,销往长望湘潭。纸做得好,这是有讲究的,草长莺飞,竹笋疯长,竹笋刚分枝时,匠人砍下,放入料凼,料凼满水,放入生石灰一起浸泡几个月。料凼选址有讲究,山溪小河旁,有流水而过。时间火侯一到,此时竹料已发酵浸泡,全是竹纤维。匠人取竹料,挥动砍刀,竹料由粗而细。此活非一般人所为,孔武有力者为之。匠人手持筛网,料凼里慢慢提起,水漏而出,细小竹纤维粘在筛网形成薄薄的纸,一张一张相叠,晾晒而干。 竹料纸就这样做成了!手工制作迷信纸(钱纸)还有几道工序。我外公是打钱纸的匠人,我见过打钱纸,还是熟悉程序。打钱纸一般在农历七月半前一个月开始制作。外公有一套工具,压纸台、竹䇲、三脚锤、木锤、裁纸刀。摆上压纸台,竹料纸放平放其上,打好铁签,用竹䇲压紧,脚踏下䇲,紧紧压定。左手握三脚锉,紧贴竹纸,右手握木锤,高高举起,锤落锉入,抽出锉刀,印记于上,打的眼孔呈:左右弧状,中间圆形。我疑问为什么是此状。外公说过,钱纸普遍用于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上香三柱,举头三尺有神明。当时不明白,现在我也略懂其中的道理和文化。 外公去世后,这一套工具也不知道去处。我再也没有见过这手工钱纸,而市场流水线下来的钱纸却越来越多。 凫山走出了深山密林,为世人认识了解。而真正的凫山却偏于一角,甘于冷漠,静静地孕育香山灵气。凫山成就了陶家湾,陶家湾辉煌了凫山。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5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9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