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清心@4周前
【四首冷门秋日诗词】 秋色如画,岁月如歌,且行且珍惜! @幸福人间有味是清欢& (2025-10-20 河北) 【1】《微雨登城二首·其一》宋·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刘敞,北宋,文学家、经学家,诗风质朴自然,诗画交融,意境悠远。比如这首诗,不着一个生僻字,却把微雨中的江南,描写得朦胧传神,韵味无穷。 天空飘着细密的雨丝,雨丝若有若无,似见非见。诗人闲来无事,缓步登上高高的城楼,靠在城墙的一角,欣赏远处的风景。 雨幕中的山色深浅不一,层层叠叠地向天边延伸开去。树木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在雨雾中若隐若现。 江南的雨好像天生带着诗意,雨中的雾气、山色、树影交融在一起,活脱脱一幅江南水墨丹青画。 【2】《清江引·秋居》元·吴西逸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 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 星斗满天人睡也。 深秋的夜晚,诗人独自漫步在山野间。 抬头望去,一群白色的大雁在夜空中纷飞,羽毛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是片片雪花在空中飞舞。 清冷的露水凝结在草叶上,带来丝丝凉意,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秋夜的寒意。 醉意朦中,挥起袖子,拂去石头边的云雾,又步履蹒跚地踩着松树下斑驳的月光。 夜越来越深,满天星斗璀璨夺目,诗人索性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在这秋夜的山野中安然入睡。 这首小令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白雁、清露、云雾、月光、星斗等景象,呈现出一个清冷而诗意的秋夜。“扫云”"、“踏月”两个动作,将寻常的秋夜景象写得灵动超逸。 【3】《芦 花》明·李孙宸 秋风绿水漾明霞,瑟瑟菰芦两岸花。 带雨沈波人不到,钓船深处夕阳斜。 秋风轻拂,碧绿的湖面泛起粼粼波光,天边晚霞绚烂如火,碧水、明霞交相辉映,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两岸的菰草与芦苇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洁白的芦花随风飘舞,形成一片银白色的波浪。 秋日的湖畔宁静而淡远,让人不禁驻足凝望。 细雨蒙蒙中,芦苇低垂,四周静谧无人。不远处,一叶孤舟静静地停泊在芦苇深处。 夕阳西下,余晖斜照,为天地间增添一抹温暖的色彩。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悠远,寥寥数语,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淡泊,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4】《秋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新霜彻晓报秋深,染尽青林作缬林。 惟有橘园风景异,碧丛丛里万黄金。 缬,指有花纹的纺织品。 清晨,一层薄薄的白霜铺满大地,仿佛在向
00:00 / 05: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西湖:一湖碧水写就的千年诗卷 当晨雾如轻纱般笼罩湖面,三潭印月的石塔在朦胧中若隐若现;当夕阳为雷峰塔披上金纱,保俶塔的剪影倒映在粼粼波光里——杭州西湖,这方被诗人吟咏千年的水域,早已超越了地理概念,成为中国人心中永恒的江南意象。 一湖碧水,半部江南史 西湖的独特,在于其“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两千年前,这里还是钱塘江的浅海湾,泥沙淤积逐渐形成潟湖。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主持修筑白堤,蓄水灌溉农田;苏轼疏浚西湖,用淤泥筑起苏堤,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绝唱。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让西湖的每一块碑刻都浸透着墨香,每一座亭台都藏着故事。 四时风物,皆成画卷 春天的西湖是柳浪闻莺的婉约。苏堤春晓,桃红柳绿间,游船如织;曲院风荷,夏日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盛景,让人忘却暑热;平湖秋月,中秋夜泛舟湖上,皎洁月光倾泻湖面,仿佛置身瑶台;断桥残雪,冬日雪后,桥面积雪初融,露出斑驳桥身,与远处雪峰相映成趣。更不必说梅妻鹤子的林逋隐居孤山,种梅养鹤,写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名句,让西湖的梅花有了灵魂。 人文胜迹,星罗棋布 西湖的美,不仅在自然,更在人文。岳王庙里,精忠报国的岳飞塑像庄严矗立,供后人凭吊;西泠印社,金石篆刻艺术在此发祥,文人雅士在此切磋技艺;龙井茶园,狮峰山下的茶树吐露新芽,茶香氤氲中,品味的是江南的闲适与雅致。就连湖边的长椅,也常能看到老人拉二胡、年轻人写生的场景,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在此和谐共生。 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典范 今天的西湖,是“城市与自然”共生的典范。湖滨步行街,现代商业与湖光山色完美融合;南山路,梧桐树掩映下的咖啡馆和艺术馆,透着文艺气息;杨公堤,骑行或漫步,感受“一步一景”的园林美学。西湖免费开放的政策,让“天堂”真正属于每一个人。 西湖的美,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结晶,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它像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一幅永远画不完的画,等待着每一个来此的人,去发现、去感悟、去书写属于自己的西湖故事。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