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00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山地佬5月前
重庆南山环线自行车骑行:山和城的体验 重庆的山与水,永远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底色。而南山,作为重庆主城的重要山脉之一,以其独特的地形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无数骑行爱好者。这里不仅有 陡坡挑战你的耐力,还有 令人惊叹的景色会让你惊叹不已。 这次的环线骑行全长50公里,是一次真正的“山和城体验”。从南滨路起步,江风拂面,渝中半岛的壮丽天际线就在眼前。这里的景色得天独厚——一边是奔流不息的长江,另一边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仿佛将古今交汇的重庆展现在你的眼前。途经的龙门浩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曾是古代重庆的重要水陆码头。 途中需要骑行弹广路,这条著名的“网红路段”以其人迹罕至和无敌江景闻名,每一次蹬脚踏心情愉悦,铜锣花谷矗立在悬崖之边,美的不可方物。在随着海拔的升高,道路逐渐进入山区,乡村的岁月静好也随之而来,白云苍狗,让骑行者心灵得到休息。骑行到南山公园路,迎接你的是一片宁静的田园风光:青瓦白墙的老房子依山而建,袅袅炊烟在山间升起,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继续前行,蜿蜒山路带你进入一片密林,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的清香。这里的植被茂密,仿佛进入了一个天然氧吧。 最令人难忘的是当你精疲力尽骑上南山之巅,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会当凌绝顶”的豪迈,同时也能俯瞰整个南山的静谧与壮美。依次“看望”儿时熟悉的植物园、大金鹰、抗战遗址博物馆、老君洞的时候,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下山放坡是全程最快乐的时光,从南山可以远眺重庆主城的全景,美的都令人窒息。两江交汇处的波光粼粼,两岸高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立体的城市如同一幅璀璨的画卷,在你的脚下铺展开来,完全忘却了骑行的疲惫。 这次骑行不仅是一场体力与技术的考验,更是一次与自然和历史对话的机会。当你完成50公里的环线骑行,你不仅仅是征服了这段路程,更是用脚踏和毅力测量了重庆的美丽与厚重。 说明:本次骑行从南山后山上,相对从上新街的前山上,坡度更缓,更容易一些。但是,从南山公园路开始连续爬山,有12公里左右,算毕业路线,新手量力而行。 #南山骑行 #重南山骑自行车 #南山自行车骑行路线 #重庆南山自行车骑行 #重庆自行车毕业路线
00:00 / 03: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松教授3月前
越野跑上坡全面训练指南:从技术到心肺的系统提升 越野跑上坡能力是区分普通跑者与优秀跑者的关键指标,也是决定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面对复杂多变的山地地形,如何科学有效地训练上坡技术、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是每位越野跑者必须掌握的课题。本指南将系统性地从坡度选择策略、心率控制方法、缓坡专项训练、技术动作优化、心肺功能提升到周期训练安排六个维度,为您提供一套经过实战检验的12周上坡训练体系。无论您是刚接触越野跑的新手,还是希望突破瓶颈的资深跑者,这套整合了生理学原理与顶尖运动员实战经验的方法,将帮助您建立经济高效的上坡跑姿,显著提升爬升速度与耐力,最终实现山地奔跑能力的质的飞跃。 坡度策略与地形适应技术 在山地越野跑中,地形的复杂多变要求跑者具备敏锐的坡度评估能力和灵活的策略调整意识。坡度选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坡度陡峭程度、路面技术难度以及自身体能状态进行动态决策。科学统计表明,当坡度超过15°时,跑步的能量消耗会呈指数级增长,此时采用跑步方式往往效率低下,而熟练的跑者懂得在正确的地形切换跑走策略,以保持体能的可持续性。 面对短而陡的坡道(坡度约15°-25°,长度30-60米),采用全力冲刺策略是明智之举。这种坡道适合运用无氧能量系统,保持原步频但缩短步幅,身体从脚踝处整体前倾,形成"向山顶倾倒"的姿态,同时配合强力摆臂为腿部提供额外推力。顶级越野跑者会在此类坡道底部预先加速3-5步,利用惯性克服初始阶段的重力抵抗,为后续爬升积累动能。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短陡坡训练能显著提升跑者的无氧能力和爆发力,每周安排1-2次,每次4-8组,组间以慢走或慢跑下坡恢复,可有效增强肌肉的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 中等长度坡道(坡度10°-20°,持续90秒左右)则需要不同的策略。这类坡道会大量产生乳酸,理想的处理方式是评估自身体感:若能在保持步频的情况下控制心率在区间三(最大心率的80%-90%),则维持跑步;若心率持续超过阈值,则切换为"跑走结合"模式。日本越野跑名将镝木毅推荐的"蛇形路线"技术在此类坡道尤为适用—通过有意识地弯曲行进路线,可有效降低实际坡度,将中等坡道转化为缓坡处理。研究数据表明,这种技术可减少约15%的能量消耗,特别适合肌力不足或正处于训练初期的跑者。#越野跑 #松教授#训练#跑坡训练方法
00:00 / 05: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