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1
00:00 / 05: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3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29
00:00 / 2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江篱4月前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皇帝,他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唐玄宗的详细介绍: 一、生平经历 - 早年经历 - 李隆基出生于685年,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他出生时,唐朝正处在武则天当政时期,李唐宗室地位受到一定的压制。但李隆基自幼聪明伶俐,武则天对他也比较喜爱,曾称赞他“此儿姿质英多,必能安邦定国”。 - 他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对音乐、文学等都有浓厚的兴趣,这为他后来的文化政策和个人艺术修养奠定了基础。 - 登基之路 - 690年,武则天称帝,建立了周朝,李唐宗室地位进一步下降。但李隆基一直心怀恢复李唐江山的理想。710年,韦后毒死唐中宗李显,企图效仿武则天临朝称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等人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及其党羽,拥立父亲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 - 712年,李旦传位给李隆基,李隆基即位后改元先天,是为唐玄宗。但他即位后,太平公主等人仍然掌握实权,对他构成了威胁。713年,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铲除了太平公主一党,正式掌握了朝政大权。 二、统治时期的政治成就 - 任用贤能 - 唐玄宗在位前期,非常注重选拔贤能。他任命姚崇、宋璟为宰相,这两位宰相都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贤相。姚崇以果断、务实著称,他上台后,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了“十事要说”,包括改革官僚机构、裁减冗员、抑制权贵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 宋璟则以清正廉洁、刚直不阿闻名,他注重选拔人才,严格考核官员,使得官场风气为之一新。在他们的辅佐下,唐朝的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 整顿吏治 - 唐玄宗对官僚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他严格考核官员,实行“考绩法”,根据官员的政绩进行奖惩。对于贪污腐败的官员,他毫不留情地予以惩处,甚至一些高官也难逃法网。同时,他还对官僚机构进行精简,裁减了大量的冗员,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成本。 - 他还重视地方官员的选拔和管理,要求地方官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才能和品德,才能担任重要职务。这些措施使得唐朝的官僚体系更加高效、廉洁,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00:00 / 09: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5: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19
在你面前的是大唐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712年9月8日—756年8月12日在位)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垂拱元年八月戊寅日(685年9月8日),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85]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日(710年7月21日),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八月庚子日(712年9月8日),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唐玄宗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也是历史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靺鞨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重用宦官,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听信武惠妃谗言一日杀三子(“好父亲”);抢夺儿子寿王李琩王妃杨玉环,封为贵妃,宠爱杨贵妃,美其名曰两情相悦(“纯爱战神”、“帮儿子照顾媳妇”),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宝应元年四月甲寅日(762年5月3日),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清朝为避清圣祖讳,改为元宗),葬于泰陵。清时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杜甫亲身经历了开元盛世,对当时的太平景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官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如此盛世却在一夕之间坍塌,安史之乱更是死伤三千万百姓,生灵涂炭!玄宗前后期差距巨大判若两人,让人难以想象会是同一个人,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前期超神,后期超鬼,玄之又玄,无愧“玄宗”!被网友戏称早死二十年,可为千古一帝!#李隆基 #唐玄宗 #唐朝 #历史 #玩梗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4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88
唐朝时期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两度为帝,三让天下。李旦自己是唐睿宗,父亲是唐高宗李治,哥哥是唐中宗李显,儿子是唐玄宗李隆基,母亲是武则天。 第一让,是让位给了武则天,也就是他的母亲。唐高宗去世后,李显继承皇位,而武则天这时候已经羽翼丰满,欲把持朝政,于是武则天废自己的三儿子皇帝李显,改立自己四儿子李旦为皇帝。当然李旦就是傀儡皇帝,在皇宫中都不能自由行动,而武则天临朝称制,裁决一切政事。在几年的时间里,李唐宗室几乎被武则天屠戮殆尽,李旦为了保住性命,请武则天称帝。就这样,李旦从皇帝又变成了皇子,还改姓"武"。 第二让,武则天后来打算将天下还给李家,这时李旦主动让位,一直称病不朝,还主动请求武则天立自己的兄长李显为皇太子。李显再度登基后,也许受了李旦主动退出储位之争的感染,意图将李旦立为皇太弟,但李旦可能当皇帝当怕了,就拒绝了李显。 第三让,李显去世后,韦皇后欲仿效武则天称帝,立温王李重茂为傀儡皇帝。不过李旦在儿子李隆基和一干将领的拥护下,率禁军控制了皇城内外,逼迫李重茂让位于李旦。就这样李旦真正过了一把皇帝的瘾。这个瘾过得可不小,后来主动禅位与儿子李隆基,但自称太上皇,仍把持着朝政的核心权力,看来是体会到权力的甜头了。李隆基何许人也,要不是这个儿子,李旦也不会再度登基。为了夺回皇帝的权力,李隆基再次发动政变。不得已,李旦只好真正让位给李隆基,放弃了一切权力。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像唐睿宗李旦这样的人,他一家子全都是皇上,这样的故事独一无二。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