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1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张四教(字道一、号芹沚)《清闲词》: 茅屋任意多苍老,山径崎岖宾客少。喜的是青山隐隐,乐的的是绿水滔滔。春花开得早,夏蝉枝头闹,黄叶纷纷秋来了,雪花飘飘冬又到。叹人生容易老,倒不如盖下一座安乐巢,上挂着渔读耕樵,闲来无事把棋敲。闷后池边钓,钓几条鱼儿作酒肴,吃得醉醺醺,乐陶陶,只把那愁山推倒,这光景是何人能到。 张四教简介: 张四教 字道一,号芹沚,明万历三十三年 (1605)出生于山东莱芜和庄乡张家台村,清顺治三年进士。初任山西平阳府推官,在任仅九个月,抚按交章上奏,以政绩卓异赐貂绣,升任吏部考功司主事、兵部随驾员外郎,皆都胜任,超授山西提学道按察司副使,提都学政,最能知人善任。在陕西泽州时,发现陈廷敬有才,提拔重用,后陈累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四教在山西秩满,因考绩卓异,升陕西榆林兵备道按察司副使,到任禁科敛、省徭役、招流亡、驭军绥民、兴学劝农,莅任三年,军民大悦。张四教其志,“不怵于上官”,其情,“不夺以豪贵”、“以直道违时”,因不能事权贵而被罢归,时论为之惋惜。临行之日,布袍肃然,毅然策骑而返,毫无落魄之相。 张四教文章著称于海岱之间,著有《独宦斋稿》《榆山讲义》,其《大榆山房遗诗》由陈廷敬作序,并采入《山左诗抄》。另有《正率讲院碑记》《重修学宫记》等遗文多篇。晚年虽饥寒交迫,仍嗜学如初。他平时布衣草履,隐居城南苍龙峡,构筑斗室,取名“乐饥堂”,以读书为乐,如饥似渴,怡然自得。 张四教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去世,高年九十三岁归鹤仙去,葬在莱芜城南苍龙峡蟒道山。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
【1】一家富贵千家妒,半日清闲万事难。意思是一个人若大富大贵,容易引来千百人的嫉妒;而想得到半日的清闲,却发现生活中琐事缠身,难得安宁。普通人整天忙忙碌碌,挣了些钱,却搭进去了所有的时间和自由。想偶尔歇半天喘口气,可生活里总有忙不完的琐事,柴米油盐要操心,人情往来要应付。 孩子上学要交学费,父母年纪大了要看病,工作上一刻也不敢放松,社交关系也得硬撑着维持……能清闲下来,竟成了最奢侈的事。不是人懒,而是肩上扛着太多责任,脱不开身。无论贫富,人都活在各自的围城之中。富贵的,难逃他人眼光的羁绊;平凡的,扛着生活重担前行。真正的安宁,或许不在于追求绝对的富贵或清闲,而在于:在责任中学会偷得片刻心安,在奔波里还能记得为什么出发。这是一种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尽力与之和解的勇气。【2】画皮易辨心难测,共利方知人险恶。意思是外表伪装容易识破,但人心深浅却难看清;只有涉及利益合作时,才真正看清一个人的险恶本质。生活中,真正可怕的往往不是那些把坏写在脸上的人,而是那些表面一团和气、满嘴好听的话,却在背地里为自己精打细算的“笑面虎”。有些人平时对你显得很真诚,可一旦涉及到利益争夺。比如抢功劳、推卸责任,甚至为了自己的好处暗中给你设置障碍,他们就会立刻转变态度,让你措手不及。很多人之所以在生活中吃亏上当,就是因为太看重对方嘴上说的“感情”,而忽略了人性中在利益面前可能现实甚至自私的一面。请一定记得: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谈及利益和得失就跟你翻脸;只有那些虚假的交情,才会一谈到“钱”和“利”,就立刻露出原本的模样。#修身养性 #中华传统文化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