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宝8月前
学道。道教中有一句话叫“学道一年,道在眼前;学道两年,道在身边;学道三年,道在天边”。    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直指一些学道人因为不生精进心而在修行中出现的诸多弊病:“学道一年,道在眼前”,是指人们初学道的时候,对道门中的一切都充满新鲜好奇心,眼中看到的所有人事都附着了道的属性。道在眼前,看似触手可得,却又与己无甚大关系,所以才一心想要去求道。 #国学文化 #道系青年 #道家文化 #传统文化 #国学智慧 从前者对道人的羡慕,到此时亲身在做修行事,这本应是长足的进步。大道寓于天地万物之中,修行当从身边的琐碎小事中求证与历练。这正是道业精进的关键时期,学道之人当要戒除好高骛远的欲心,总觉得道是生天生地的伟大存在,却不知晓瓦石屎溺之中也有道。        重要的不是寻找道在何物之中,而是应该从一切物中去发现道的存在。能见其一者,方能够以一而推万物。 至于第三点,曰“学道三年,道在天边”,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离道越来越远的状态。 前二者言学道要有精诚之心,修行的过程虽然充满了坎坷和魔障,但只要有心求索,就一定能够离道越来越近。        但为什么明明正是学有所成的时候,却又会远离了大道呢?此时,应做两种完全不同的观想。其一者,是指初学道之人最开始时对道保持着莫名的神秘和向往,随着接触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则会发现最初仰慕的那些人和事,也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完善,远非自己想象的那般模样。 在崇高信仰和卑微现实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后,当初对人间俗世所产生的种种嗔怨之心,又会转移到当下的修学生活中,即便已经身在道门,却仍断不了心中的诸多是非评断。 身心不能清静,之前学到的道术道法就会变成修行的迷障,你知晓地越多,更会觉得此是而彼非。以某一定标准去界定他人的道行是否正确,这件事本身就值得商榷。     这也正是道祖主张“绝圣弃智”的缘由。所谓“道在天边”,是指满眼只看得见高下与仙俗的对比,满口都是他人的是非对错,却悟不到一切念都是自己的心在作祟。这正是修行要去掉的最后一关,即无心无念也。        此关若不能过,常以己所有来对比他人所无,除了能为欲心带来短暂的优越感之外,对修行毫无益处。        此时的状态,正如南华真人描述的涨潮之
00:00 / 06: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玄牝之门=宇宙黑洞?2500年前老子预言万物起源之谜! 今天咱们一起走进帛书版《道德经》道经第六篇,探寻那神秘而永恒的智慧!😎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这里的“谷神”象征着空虚永存、运行不止的力量,就如同“道”一般神秘而深奥。“玄牝”代表着孕育天地万物的母体,而“玄牝之门”则是天地得以产生的根源。这让我们明白,世间万物的诞生和发展都源于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它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就像我们生活中那些看似无形却又起着关键作用的规律和原则。 “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它的运行如同细丝般细微却连绵不断,无论怎么使用都不会竭尽。这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持久不变的。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和遵循那些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原则,而不是盲目追求短暂的潮流和表面的变化。比如在学习中,打好基础才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进步;在企业经营中,关注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等根基性的因素,才能实现长久发展。 帛书版《道德经》有着独特的价值,它能让我们更接近老子的原始思想。第六篇中对“谷神”“玄牝”等概念的阐述,为我们揭示了道家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快来和我一起领悟这古老经典的魅力,用道家智慧指引我们的生活吧!👏 #玄牝之门 #帛书版道德经 #谷神不死 #道家文化 #万物起源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5: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4
00:00 / 14: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41
亦欢6天前
后知后觉才意识到,道家真的是不内耗的鼻祖 《道德jing 》中有一句话叫做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意思是风中飘絮是因为无根无依才会随势狂舞,你看巍峨山岳不管遇到什么都岿然不动,所以人的焦虑都源于心无定根,才会在虚幻的未来图景中迷失自我,产生内耗。 很多容易精神内耗的人,都是性子很急的人,做事风风火火,对事情的进展缺乏包容心与耐心,凡事都想尽快有个结果。 其实“急〞这个字在道家看来,本质上就一种贪,因为你渴望任何事都快速得到结果,希望外在的事情都如自己所愿。 却忘记了这世间的“道”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万事万物都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当你试图对抗这种不可改变的规律时,就会给自己招来烦恼和痛苦。 道德jing 简直堪称现代人的精神救星,就算时隔2500年再看,依然能够感受到振聋发聩的力量。 但也正因为是经典,所以解读版本众多,哪怕是同一句话在不同版本中也会有不同的意义,想好好读一遍往往不知道选择哪个版本才对。 所以当代学者余世存费心查阅众多古籍和文献,将古今中外220位各界翘楚对道德jing的感悟与思考编篡成册,在书中你可以看到苏轼苏辙王安石对道德jing的感悟,也可以看到海德格尔和尼采对老子思想的讨论,从末偏采一家之言,但普通人看过后也能自然形成自己的理解,并从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生活哲学。 别人的见解终是他人的智慧,只有自己真实的感悟才能影响我们的人生。能让人彻底醒悟的,永远只有自己。 #道德经解读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好书推荐 #读书喂养灵魂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2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5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