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传奇人物 #名人大咖 #人物故事 他曾是北大化学系主任,却穿破鞋穿一只袜,学生笑称"空前绝后" 一双破鞋踏遍山河,一颗赤心献身科学 他是曾国藩的后人,麻省理工博士,却在西南联大校园里穿着一只袜子、破着鞋底行走;他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却带领学生步行千里深入蛮荒。他就是曾昭抡——中国化学界的奠基人之一。 从麻省理工到北大讲台 1920年,曾昭抡从清华学堂毕业,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毅然回国,坚定地说:"我爱我的母校,我更爱我的祖国。" 1931年出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后,他大力推行改革,使北大化学系迅速崛起为国内领先的化学教育基地。 联大校园的"破鞋教授" 抗战期间,曾昭抡参与筹建西南联合大学。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他的不修边幅成了联大一道独特的风景。 学生们经常看到这位留洋博士穿着泛黄的灰蓝大褂,袜子常常只剩一只,鞋子破得前后通洞。"空前绝后"——学生们这样调侃他的破鞋,却由衷敬佩他的学问。 战火中的科学坚守 曾昭抡率先在国内开设炸药化学课程,深知科学是抗战的重要力量。1938年,他与闻一多等教授带领学生,历时68天,步行1663公里,从长沙抵达昆明。 当时的学生回忆:"每天早晨,当我们走了二三十里路时,天才放亮。这时远远看见曾昭抡教授已经坐在路边的公里标记石碑上写日记了。" 深入蛮荒的科学考察 1941年,曾昭抡率领考察团进入神秘的大凉山彝区,历时101天,步行千余公里。在当时被视为"蛮荒之地"的区域,他们进行了详细考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史料。 为中国化学奠基 曾昭抡是中国化学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他长期担任《中国化学会会志》总编辑,为保证期刊质量,甚至自掏腰包补贴印刷费用。 他还亲自审定一万五千多个化学名词,为中国化学名词的统一命名作出了卓越贡献。 赤子之心永不改 新中国成立后,曾昭抡出任教育部副部长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他依然坚守科研岗位,在武汉大学带领学生建立了有机化学教研室,编写了三百多万字的讲义。 1967年12月8日,这位中国化学界的奠基人逝世,但他穿破鞋踏山河、俯首深耕科学田地的身影,永远留在了中国科学发展的记忆中。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曾昭抡用一双破鞋丈量了中国科学的道路,用一颗赤心点燃了化学教育的火种。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0
00:00 / 04: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