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组织部2019年12月出台的《公务员范围规定》,公务员需同时满足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这三个条件 。在一个县里,符合条件被列入公务员范围的有八类人员: 1. 县委、县纪委系统干部,如县委各部门领导干部及乡镇党委相关干部,县纪委监委机关及派驻纪检组干部。 2. 县人大系统干部,包括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及机关工作人员,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 3. 政府系统干部,涵盖县政府领导班子,各工作部门干部,部分派出机构如县公安局派出所、交警大队等干部,但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下设执法大队多为事业编。 4. 县政协系统干部,像县政协领导及机关干部。 5. 县监察系统干部,即县纪委监委干部。 6. 县法院系统干部,包括院长、副院长、各审判庭人员及乡镇法庭法官、审判辅助人员。 7. 县检察院系统干部,有检察长、副检察长等检察官及检察辅助、司法行政人员。 8. 县各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联机关干部。 需注意,上述部门的工勤、聘用人员不是公务员。同时,县人大代表、县纪委委员、县政协常委与委员、县民主党派或工商联常委与委员中,若人事关系不在党政机关,即便有相关身份也不是公务员。我国对公务员编制管理严格,非公务员进公务员队伍要考试,事业单位和国企人员需达副处级以上才能调任党政机关成为公务员。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别把权力当权利 #权力与权利的区别 权力,也叫“公权力”,它是一种资格,也是一种责任,所谓的资格就是法律赋予专门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一种职能。责任,就是被赋予某项职能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履行职责。所有的不作为、乱作为,利用职权,或者职权的影响力从事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利益,有损公职人员纯洁性的行为都是违法,甚至是犯罪的。法律意义上的权力行使,必须坚持合法、保障人民利益、接受监督制约、程序正当的基本原则,所以公权力的行使是受法律的严格规制的; 而权利,则是法律赋予一般主体,包括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的不可侵犯的利益或自由,比如财产权、人身权、政治权利和自由、继承权、知识产权、社会经济事务等方面的权利。权利人对自己享有的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比如: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财产有偿转让、出租,或者无偿赠送给他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自主减轻或者免除债务人的债务等等,这就是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自由处分原则”,他人不得干涉。 生活中,把法律赋予的公权力当私权利任意行使的公职人员大有人在,所有贪污、受贿、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职务违法犯罪行为,都是把权力当权利任意行使的结果。 这些人又分为阳奉阴违型和愚蠢无知型,前者善于玩弄权术,表里不一,奸诈狡猾,漂亮口号经常挂在嘴边,可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暗地里把法律赋予的公权力当做私权利任意行使,从而损坏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破坏公职人员应有的廉洁形象;后者,就是纯粹的法盲,始终认为权力就是权利,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谁也管不了,他们背地里是这么干的,公开也是这么说的。 在面对反腐无禁区、反腐无禁期、反腐无禁人的高压态势之下,数不清的打大老虎、小老虎、苍蝇,要么已经被定罪处刑,已经进了监狱,或者正在被送往监狱途中,而尚未发案,仍然抱着侥幸心理,继续把权力当权利行使的,也都在积极赶往监狱的路上,有谁能保证谁就一定会是那条漏网之鱼。
00:00 / 05: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5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6
地方财政的财源是支撑地方政府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和推动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其结构受国家财政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导向影响。在中国,地方财政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上级转移支付、债务收入四大类,其中税收是最核心的主体,但部分地区的非税收入(尤其是土地相关收入)和转移支付占比也较高。以下是具体分类及解析: 一、税收收入:地方财政的核心支柱 税收是地方财政最稳定、最规范的来源,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0%-80%(经济发达地区更高)。根据分税制改革后的财政体制,地方税收主要包括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的地方分成部分和地方独享税。 1.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方分成部分) 这类税收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共享,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 - 增值税:中央与地方各分50%(2016年“营改增”后调整,原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地方分享比例从原营业税的100%调整为增值税的50%); - 企业所得税:中央分60%,地方分40%(2002年起,新注册企业所得税中央与地方共享,原地方企业所得税仍归地方); - 个人所得税:中央分60%,地方分40%(2019年起,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后中央与地方按此比例分享); - 资源税:大部分资源税(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归地方,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 - 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所在地为标准,市区、县城/镇、其他地区分别按7%、5%、1%缴纳,全部归地方; - 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分97%、地方分3%,其他印花税(如合同、产权转移)归地方。 #新国标电动车 #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1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3
00:00 / 04: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