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道德经二十五章)原文及解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在宇宙空间中,"道"是为大的,空间也大,即天大。地大的这个"大"字指的是一定空间范围,不是那整体的无限大,天、地是有规范的大。王亦大,这个"王"是指君王,人众之首领,王者即是大也含有大。天、地、王都含"大"的意思。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域"为人生存的界限,皆存在着四大,人就在四大之中,老子说: 王居其一焉。"王是君王,生存于地之中。 "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行星体之上,王的"道"行之法在于地,以地为准则。而地的"道"行之法在于天,是地外的空间变化。天的运变法则在于"道"的运行。而"道"的运行法则是以宇宙运行为法则的道可道, 本章老子进一步阐明"道"存在于宇前的状态中,但是混沌不清,是独立永久存在宇宙中,它既是虚相也是实体。它存在于自然,依靠"道"法整治天下是最好的办法。 人类生存与"道"相关。人类和一切生命皆生存 在"道"中,一切皆有自身的"道"的法则,而宇宙之"道"是宇宙的大法则,它是依着宇宙自身的动变为法则的。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一、本性圆明 何故迷真 经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我辈终日奔波,认缘影为心,执山河为实,却不知灵光独耀的本性,本自清净圆满,不属“众生”“世界”之名相。犹如明镜本净,虽现影像,镜体不移。 为何现有生死轮回? 佛言:“因妄有生,因生有灭”。一念无明妄动,将本有圆明觉性,误作能所对立——能见之“我”,所见“世界”。此即无明缘行之始,如平静大海忽起波纹。 二、二种颠倒 迷悟关键 (一)众生颠倒——认妄为真 “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 本有光明心体,欲求自明,反立能所。如眼欲自见,遂生分别影象。从此“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执着幻我为实,造业受报,如人梦中坠崖,惊怖汗流,醒时方知本无其事。 众生执“我”为实,起贪嗔痴,即是: 非生现生:本无生灭,妄见生死 非住现住:本无住著,妄立巢穴 非心现心:本心寂然,妄起分别 非法现法:法性本空,妄立尘境 (二)世界颠倒——执假为实 “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迁流不住,因此世成” 时空本如空花,因妄心分段计度而立疆界,因念迁流不息而分三世。六尘缘影互为因果:动→声→色→香→触→味→法,如旋火轮,本无实体。 由此幻现十二类生(卵胎湿化等),实则一念心动,具足十二类生之因: 贪爱炽盛感胎生 执着色相感卵生 心随境转感湿生 念头骤起感化生 三、返妄归真 修心要诀 (一)识妄即真 “生灭名妄,灭妄名真” 不必另觅真常,但于生灭处识其虚妄。如知梦境本空,则不求醒而自醒。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实无所得。 (二)无住为本 “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 万象依无住真心而显,如云依空。修行的核心在“无住生心”: 于顺境不生贪爱 于逆境不起嗔憎 于道理不执知见 于境界不立能所 (三)直下承当 “欲真已非真真如性” 若起“我要见真”之心,早成第二头。但息攀缘,本性自现,如云散月明,本不生灭。 四、日用功行 观心为要 闻声返闻:街头车鸣时,不逐声尘,反闻闻性 触境观心:遇逆缘时,察知烦恼本空,妄念自息 睡前放下:万缘放下时,体会“本来无世界众生”之境 起念知幻:念头生起时,知其“非因所因,了无根本” 春樱灿然开谢,何曾说有生灭? 秋月寂照千江,几时动过影迹? 诸位且道:现前听法的,是众生耶?是真如耶? 莫道真妄是对立,撒手悬崖即是家。 若问涅槃何处觅?木樨花开满院香。#文案 #人生感悟
00:00 / 05: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
00:00 / 03: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9: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7: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