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中天7月前
这里是中国人送别的圣地一灞桥遗址。多少年来,才子佳人在此依依惜别,所谓: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灞桥,又叫情尽桥,断肠桥,消魂桥。它位于陝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的灞河之上,是中国最古老,久负盛名的古代十大名桥之一,也是古代长安东去的一条必经之路,在过去每到春天,灞桥上杨柳依依。柳絮随风飞扬,诗情画意的景致,难免让送别的亲朋好友触景生情,于是人的在桥头折下楊柳枝相赠,以寄离别之情,因此就有了“灞桥折柳”的典故。不过,灞桥却不仅仅有灞桥折柳,这座久负盛名的灞桥之上,曾经承载了太多的岁月尘烟。 灞河原名滋水,春秋时期的秦穆公称霸西戎后,他将滋水改名为灞水,并且在河上建了一座木桥以彰显自己的霸业,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灞桥。灞桥见证了大秦的崛起,无数的大秦锐士正是以灞桥踏上东去征伐的战场。到了公元前225年,秦国老将王剪从灞上率军东征,秦始皇亲自送他来到灞上,可以说灞桥见证了强大的秦军从这里出发,统一六国的大业也是从这里开启。然而岁月更替,王朝更迭,多少年后,当灞桥再次迎来浩浩荡荡的大军时,天下却是数易其主,先是秦始皇暴毙而亡,秦二世登基,然后天下义军蜂起,刘邦最先进入了咸阳,大秦灭亡。当时刘邦听以张良的劝谏,他“封还府库,还军灞上”。随后项羽来势汹汹,率领数十万大军,就驻扎在灞上附近的新丰鸿门,就在离㶚桥不远的地方,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刘邦在鸿门宴上死里逃生,四年之后,他打败了项羽,成了天下的共主,于是一个新的王朝冉冉升起,这就是延续了405年的大汉王朝。然而新生的大汉王朝并不一帆风顺,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他的皇后吕雉临朝称制,她任用外戚,迫害刘姓皇族,于是就掀起了汉朝第一次外戚乱政的局面,直到15年后吕雉去世,开国老臣周勃和丞相陈平等人联合朝中大臣,才将吕后一族的势力完全铲除,之后他的迎立远在代国,在朝中没有根基的薄姬所生的儿子代王刘恒入京,刘恒入京的时候,正是由灞桥进入长安城,此后刘恒登基为帝,就是开启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许多年后的一天,汉文帝带着宠爱的慎夫人去巡视自己的陵寝,就是离此地不远位于白鹿原的灞陵,从白鹿原上俯瞰远方,皇帝指着灞桥的位置对慎夫人说,这是去往邯郸的路啊,慎夫人心领神会。灞桥是东出长安的必经之道,从这里东出就能去他的故乡邯郸,然而文帝刘恒这话不止是对慎夫人说的,这条路不止可以去邯郸,(待续)
00:00 / 04: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在这里3周前
栎阳桥由明代官员武之望(字志望)于天启年间(1627年)倡建,是西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武之望少时在栎阳(今临潼栎阳)读书时,每次要往来四十余里,到了清河,因为没有桥,仅靠小船来回摆渡,十分不便。偶遇河水暴涨,小船停渡,他只有等候,别无良法。有一天,武之望到河边看清河河水暴涨,隐约听到有人在水中说话,但不见人影。只听一个说“你今天找到替死鬼没有?”另一个说:“找到了,是个骑驴的,你呢?”“我也找到了,是个戴铁帽子的。”武之望忽然想到这可能是两个水鬼在对话。听老年人讲,这里常有淹死鬼。他想看个究竟,于是就坐在河边静候。一会儿,果然有一个农夫骑着一头驴从这里过河,武之望立即上前,如此这般规劝一番,阻止了农夫过河。又过了一会儿,只见一人提着一口锅从对面向河边走来,一见水涨,将锅顶在头上准备渡河。武之望见状,大声喊住了他,阻止了这个顶锅人过河。随后只见武之望跳入了滚滚而逝的河水中……那两个被他拦下的农夫见到这小孩跳到了水流湍急的河水中,误以为是这小孩不小心掉到了河里,便高声大叫,“救人啊!”说也奇怪,只见刚才还水流湍急的河水慢慢地平息下来。再后不久,便见一条宽敞的两孔石桥纵贯在了这清河之上。人们后来才知道,武之望原本是天上的魁星,他在拯救了那两位农人之后,便下了波涛滚滚的清河,先是捉拿了那两个经常害人的小鬼,然后用他们的身子变成了两眼桥孔,再用他自己的身躯化成了桥身和桥栏。😀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3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