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首先,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个概念:什么是解构?✨ “解构”,即“解离”+“重构”🔍 提到这个词,就不得不先提一个人,“现代主义之父”——保罗·塞尚🎨 。在塞尚后期的作品里,尤其是圣维克托山系列,当你慢慢靠近画布,就会发现那些山与树,云与屋,实际是由一个个极简的几何图形和色块拼贴堆叠而成。在油画里,万物皆可由型与色来构成。虽然在印象派早期,这种思想过于超前,导致没人可以理解,但随着艺术史的发展,加上毕加索等人对于塞尚的解读,才掀起了“立体主义”以及“抽象艺术”等现代艺术的思潮。 引申开来,万物皆可“解构”🍹 。现代鸡尾酒的解构,也伴随着风味的融合。比如西柚风味,既可以直接由“西柚”果汁来直接提供,当然也可以将其分解为“柑橘”的酸和“柚皮苷”的苦。柑橘可以用橙子柠檬来替代,而苦则可以通过Amaro譬如阿佩罗或金巴利来替代,则同样可以在一杯没有西柚的鸡尾酒中呈现“西柚”的风味。这样的处理方式,在保留经典鸡尾酒架构的同时,也拓宽了食材和风味的选择。 现在说回北京廊房徐师傅的这款“苹果解构Martini”🍏 。由14种原材料来模拟出苹果的风味,确实是个有趣的实验。但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解构的方向,大概率遵循由简单或易获取的材料,来构成更高级或难以获得的风味。譬如,如果我用黑松露、鱼子酱,、雪蛤等顶级食材,模拟出家常豆腐的风味,你会不会觉得这其实是一件不那么酷的事情? 苹果一定是比那些苛刻的材料更容易获得的,为什么不能就用苹果汁来提供“苹果”的风味呢?至于风味复杂度和干净度,则完全可以借由别的材料(增味)和处理方式(奶洗)来完成。所以,才有了我这杯,最简单的“家庭版”苹果解构Martini 。我个人觉得,它存在的意义,是可以让完全不懂鸡尾酒的人,在家也能好好享受一杯干净纯粹、果香弥漫、奶香柔和且低酒精感的酒精饮料。 #解构苹果 #解构苹果天尼原创手记 #氛围感调酒 #酒精爱好者 #鸡尾酒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