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9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85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1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05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24: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0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2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25
00:00 / 06: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2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42
从“趴着”到“救命”:揭秘重症医学中的俯卧位通气 你是否曾想过,一个简单的动作——“趴着睡”——竟然能在重症监护室(ICU)里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手段?这并非普通的趴着,而是一种专业的医疗技术,名为俯卧位通气。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项技术的神秘面纱。 上周五晚上八点,我们几个医生都没回去,给一个车祸气管切开的患者做最后的努力,俯卧位通气,连续两天的支气管镜都看到大量的痰,因为车祸伤到颈部,导致排痰无力,所以我们准备最后试一试俯卧位通气。 什么是俯卧位通气? 顾名思义,俯卧位通气是指在患者接受机械通气(即使用呼吸机)时,将其从常规的仰卧姿势(脸朝上)转变为俯卧姿势(脸朝下)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主要应用于救治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的患者。ARDS是一种非常危重的肺部疾病,患者的肺部充满了炎症和积液(俗称“肺水”),变得僵硬,无法有效地进行氧气交换,从而导致身体严重缺氧,危及生命。 如何进行?这可不是简单的“趴过来” 虽然原理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却是一项极其复杂且需要团队协作的“大工程”。 • 患者状态:患者通常处于深度镇静甚至肌松状态,身上插满了各种管线(呼吸机管路、静脉输液管、血压监测管、尿管等)。 • 团队协作:需要至少4-5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共同完成。 • 标准流程: 1. 评估准备:全面评估患者情况,确保其适合俯卧位。 2. 管路管理:妥善固定并理清所有管线,防止在翻身过程中意外脱出。 3. 协同翻身:团队成员各司其职,统一口令,将患者平稳、安全地翻转为俯卧位。 4. 体位摆放:用软枕垫高头部、胸部和骨盆,让腹部悬空,以保证膈肌能自由活动,同时保护面部(尤其是眼睛)和皮肤不受压伤。 5. 持续监测:翻身完成后,需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机参数和氧合情况。 整个过程必须小心翼翼,如同进行一场精细的外科手术。 大概俯卧位通气一个小时后,根据患者情况,指脉氧变化将患者再翻回去。所有这些做完已经十点了,患者一夜指脉氧都持续平稳。 下次会为大家解释为何趴着可以缓解机械通气患者血氧低的原理。#原创视频 #医学科普 #工作日常记录 #医护工作者 #俯卧位通气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44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