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49: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罗昭正2月前
曾仕强解释知行合一错了? 先别急着喷!我真不是要杠曾老,只是想把 “知行合一” 的真相说透! 谁没听过曾仕强先生说 “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以前我也觉得对,直到用心理学深挖王阳明,才发现完全跑偏了! 王阳明 500 年前就搞懂的潜意识原理,西方思想家、心理学家花了近百年才摸透,还被他浓缩成 “知行合一”“不自欺”—— 这哪是简单的 “知和行要一致”? 真正的知行合一,是起心动念不虚伪:看到帅哥美女心动是真知真行,不用真去追;想赚钱却装大公无私,才是自欺,才是王阳明说的 “私欲”! 更绝的是卡伦霍妮的心理冲突理论,直接实锤王阳明的高明:人有内心冲突很正常,出问题的不是冲突本身,是你为了回避冲突戴的 “假面具”—— 就像我以前装 “好人”,用讨好换认可,结果把身边人全推走,这就是没做到 “不自欺” 的轮回! 曾老的理解没到根上,不是他不厉害,是国学大师们大多没跳出舒适圈看心理学。其实心理学早把潜意识研究透了,和国学比起来,只是解读方式不同,根本不是谁高谁低! 今天把这些掰开揉碎了说,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别被 “权威解读” 框死,不管是国学还是心理学,能帮你看清自己的,才是真东西! 你们觉得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到底该怎么理解?评论区聊聊! #曾仕强 #知行合一 #心理学 #王阳明 #卡伦霍妮
00:00 / 1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61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星空6天前
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你越稳,越不急,越沉得住气,慢条斯理,有条不紊的样子,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以前我根本不明白这些,无论面对什么,内心总是很着急,急着去做、急着证明、急着得到结果。但往往事与愿违,很少能如愿。因为那时我不懂,着急其实是一种非常明显的负能量,会影响整个人的状态。它会让人变得急躁、浮躁,看起来手忙脚乱,其实只是在原地打转,没什么进步。 一个人越急,往往说明他心里有恐惧、有焦虑,或者底气不足。他们想通过表现出很急的样子来掩饰内心的不安。可人一急,整个状态就乱了,容易出错,甚至犯低级错误。越急,越说明手里没什么底牌了,所以才会沉不住气,扛不住压力,匆忙行动。 但现实常常和人反着来:你越急,越想快,遇到的阻碍反而越多。古人早就说过:欲速则不达。手忙脚乱,往往是因为脑子还没理清顺序,没找到规律,就一股脑地冲上去做。而且,着急的人还容易分心,总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怕被别人说偷懒,所以不敢停、不敢静,只好用体力上的忙来掩盖思考上的不足。说白了,就是用“看起来很忙”掩饰“不知道怎么做”。 其实,急也是太在意别人看法的一种表现。如果一个人能不在意他人眼光,按自己的节奏做事,专注过程,不分神,就能做到心无旁骛。这样表现出来就是稳、定、不慌不忙,有条理,忙而不乱,快而准,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急,其实是气息不稳、内心不定的表现,容易被别人带乱节奏,自己的事反而做不好,只能不断重复,假装很忙。着急的时候,能量是散的,力气没往一处使,效果自然不理想。 而你越稳、越淡定,不紧不慢,就能静下心来梳理所有事,排好顺序,心里有谱,做起来就更顺手。这样看似慢,实则稳,稳了反而更快,因为整个过程流畅自然。慢慢地,什么都会好起来。 祝愿一切美好。#积德行善 #心灵修行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