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写生的好处 画国画去写生的好处太多了 国画写生的核心价值,在于让创作脱离刻板临摹、扎根真实,既能夯实技法根基,更能滋养独特的艺术感知力,具体好处可归为这几点: 1. 精准捕捉物象本质,告别“概念化”绘画 写生不是简单“抄对象”,而是逼着你用眼睛仔细观察——比如花草的生长姿态、山石的纹理脉络、鸟兽的动态神韵,而非依赖记忆里“花该画成圆、叶该是尖”的刻板印象。长期下来,画出来的东西会更鲜活、有生命力,避免千篇一律的“匠气”。 2. 锤炼笔墨与观察的联动能力 国画的笔墨讲究“意在笔先”,写生时需要快速把眼前的物象,转化为笔墨语言(比如用中锋画枝干的挺拔,用侧锋表现山石的粗糙)。这个过程能让笔墨不再是孤立的技法,而是服务于“表现对象”的工具,比如画雨后的叶子,会自然想到用偏湿的墨色体现水润感,让笔墨更有针对性。 3. 积累鲜活素材,激发创作灵感 临摹古人作品是学技法,但写生能为你攒下专属的“素材库”——比如你见过山间清晨带露的竹子,和画册里的竹子质感完全不同;你观察过村头老槐树的虬曲枝干,画出来就会有生活气息。这些真实的感受和素材,是后期创作(比如画一幅《山居图》《花鸟册页》)的源头,避免创作时“无东西可画”的尴尬。 4. 培养“取舍与概括”的艺术思维 写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学会“取舍”——比如画一片树林,不用把每片叶子都画出来,而是提炼出整体的疏密关系、光影层次;画人物,重点抓神态和动态,而非纠结衣服的琐碎花纹。这种“抓大放小”的能力,正是国画“写意”精神的核心,能让作品更有主次、有韵味。 5. 贴近自然与生活,滋养艺术感知 国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就是自然与生活。写生时走进山水、草木、市井,能让你跳出画室的局限——感受风动枝叶的节奏、天光云影的变化,甚至观察路人的神态,这些感官体验会慢慢沉淀为对“美”的敏感度,让后续的创作更有情感温度,而非单纯的技法堆砌。 #写生 #中国美术学院 #国画 #山水画 #传统艺术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3: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1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8: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44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