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1
从魏晋到隋唐,一部层累式创作的思想史诗!《黄帝阴符经》第一话 《黄帝阴符经》是一部跨越魏晋至隋唐时期、融合多重思想的道教经典,其成书与传播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层累式发展。该经典托名黄帝创作,但学术考证表明其为隐士群体在数百年间层累创作的产物,北魏道士寇谦之、杜京产等可能参与早期编纂,唐代李筌则是其重要传播者。 从思想渊源来看,《黄帝阴符经》融合了道家、兵家、玄学、佛道互动等多元思想。其“三才相盗”“天人合发”等理论,既承袭《道德经》的天道观,又结合兵家权谋、玄学的生存策略以及佛教的“业感缘起”,形成独特的思想体系。唐代是其文本形态确立的关键时期,李筌注本分三章,体现盛唐道教治国理想,而张果注本则转向内丹修炼,反映了唐代道教的分化。宋代以后,《黄帝阴符经》的诠释呈现爆发式增长,道教内丹化与儒家伦理化成为主要诠释路径。王重阳、马丹阳等将其作为内丹修炼的重要经典,而袁淑真等则尝试将其与儒家性理学说结合。明清时期,经文经历“去儒家化”的再诠释,强调丹道逻辑,版本传播也出现“秘传化”趋势。 《黄帝阴符经》的版本流变复杂。现存版本分300余字与400余字两种体系,唐代李筌注本与张果注本的差异体现了思想分野。宋代以后,儒道博弈进一步重构了经文的诠释传统。1974年敦煌残卷与银雀山汉简的发现,证实早期版本无分章且无“强兵战胜”内容,颠覆了李筌注本的权威性。尽管如此,《黄帝阴符经》作为一部层累式创作的思想史诗,其在中国思想史中的地位依然不可忽视,其托名黄帝的叙事策略,既是对“黄老道统”的追认,也是对乱世中“道术”合法性的重塑。#书法 #黄帝阴符经
00:00 / 09: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7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28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7
00:00 / 0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3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81
00:00 / 01: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11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