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1
00:00 / 29: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
00:00 / 06: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51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4: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2
00:00 / 06: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被阉割误传千年的箴言俗语(23): 现在大家常把 “老而不死是为贼” 当骂老人的话,觉得孔子是说 “老人活着就是害人,该早点离世”,甚至拿这话攻击儒家不尊老。其实这完全是断章取义,把原句的前提全丢了,成了片面的骂人话。 这话真正出自《论语・宪问》,完整场景是:孔子的老朋友原壤,总不把礼法当回事 —— 之前原壤母亲去世,孔子帮他洗棺木,他居然爬上去唱歌;这次见孔子,又叉着腿蹲坐(古代这是无礼姿势)。孔子才骂他:“小时候不懂孝悌谦让,长大没半点值得称道的事,老了还不学好,这就是苟活害人!” 说完还用手杖轻敲他小腿提醒。 关键要搞懂 “贼” 不是 “坏人”,钱穆在《论语新解》里说,这里是 “偷生” 的意思 —— 骂无德的人违背规矩还活着,没给社会做半点贡献,反而坏风气。孔子的火不是冲 “老” 来的,是冲原壤一辈子不学好:小时候缺教,长大没本事,老了还无礼。他之前对原壤很包容,这次是老友间的痛骂警示,不是骂所有老人。 这话的核心是说 “人要一辈子修身”:年纪大的人该用德行当榜样,要是从小到大都不学好,老了还是无德,才该被骂。可误传的人故意删掉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 这两个前提,把 “骂无德老人” 改成 “骂所有老人”,不仅扭曲了孔子 “尊老先看德行” 的意思,还让人误以为儒家歧视老人。元代《盆儿鬼》这类戏文又把这话当骂语用,就更传歪了。#被阉割误传千年的箴言俗语 #超能下蛋鸭 #向往的生活游戏 #双11冲刺吧 @天缘视界 @甜园食坊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6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41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5
《孔子家语》第四十四篇 《曲礼公西赤问》 公西赤问于孔子曰:「大夫以罪免卒,其葬也如之何?」孔子曰:「大夫废其事,终身不仕,死则葬之以士礼,老而政仕者,死则从其列.」 公仪仲子嫡子死,而立其弟,檀弓问子服伯子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子服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人之道,昔者文王拾伯邑考,而立武王,微子捨其孙腯,立其弟衍.」子游以闻诸孔子,子曰:「否,周制立孙.」 孔子之母既葬,将立葬焉,曰:「古者不祔葬,为不忍先死者之复见也.诗云:『死则同穴.』自周公已来祔葬矣.故卫人之祔也,离之,有以闻焉;鲁人之祔也,合之,美夫,吾从鲁.」遂合葬于防曰:「吾闻之有备物而不可用也,是故竹不成用,而瓦不成膝,琴瑟张而不平,笙竽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虡.其曰盟器,神明之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不殆而用殉也.」 子游问于孔子曰:「葬者涂车刍灵,自古有之,然今人或有偶,是无益于丧.」孔子曰:「为刍灵者善矣,为偶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 颜渊之丧既祥,颜路馈祥肉于孔子.孔子自出而受之,入弹琴以散情,而后乃食之.孔子尝奉荐而进,其亲也悫,其行也趋,趋以数.已祭,子贡问曰:「夫子之言祭也,济济漆漆焉,今夫子路为季氏宰,季氏祭逮昏而奠,终日不足,继以烛,虽有彊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倚以临,其为不敬也大矣.」他日,子路与焉,室事交于户,堂事当于阶,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彻.孔子闻之曰:「孰为士也而不知礼.」#文脉里的中国 #文脉里的中国
00:00 / 07: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