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
🌟中国经典童话故事合集,速收藏! 八仙过海 八仙是中国古代神话里的八位神仙,他们是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还有何仙姑。这八位神仙各有各的本领,法力十分了得。 这天,王母娘娘召开蟠桃大会,宴请各路神仙,八仙也在受邀之列。 八仙赴宴的路上,经过东海。他们站在云彩上向下看,海水一望无际。 吕洞宾说:“听说东海大无边际,海浪汹涌,今天一看,确实名不虚传。我们下去看看东海的景色吧。”大家听了,都觉得是个好主意。可是,八位神仙驾着云朵游览东海,似乎显不出神仙的本事。 吕洞宾想了想,又说:“今天,咱们不驾云彩,各自拿出看家本领,踏浪过海,你们说好不好?”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铁拐李第一个过海。只见他把背着的葫芦抛入东海,葫芦像小船一样,浮在水面上,铁拐李悠闲的坐在葫芦上,平平安安地到达了对岸。 这时,汉钟离拍了拍手里的芭蕉扇说:“看我的。”说着,他把芭蕉扇扔进了海里,他盘腿坐在扇上,稳稳当当地渡过了东海。 张果老笑眯眯地说:“看我的招数。”只见他掏出一张纸来,剪成了一头毛驴,纸驴落地后,仰天大叫了一声,张果老倒骑在驴背上,一会儿就到了对岸。 吕洞宾把宝剑丢向大海,他站在宝剑上,随着海浪一起一伏,很快也到了对岸。 韩湘子把竹箫扔向大海,他轻轻一跳,站在了竹箫上。竹箫迎着海浪,发出了美妙的乐声,海水伴着乐声欢快地跳起舞来。 何仙姑看到大家都已经出发,就把莲花向大海一抛,莲花载着何仙姑又快又稳地到达了对岸。 曹国舅捋着胡须,不慌不忙地扔出玉板,玉板到了海面上,变得像竹筏那么大,曹国舅坐在玉板上一边看海景,一边吟诗,转眼的工夫就过了东海。 七位神仙到了对岸,左等右等,就是不见蓝采和的身影。 原来,刚才大家过海时,惊动了东海龙王的太子,他派虾兵蟹将抓走了蓝采和。 大家找不到蓝采和,又急又恼。吕洞宾大喊:“东海龙王听着,赶快把蓝采和交出来!否则,当心我的厉害!” 龙太子听了这话,勃然大怒,冲出海面,和吕洞宾打了起来。 吕洞宾拔出宝剑,砍向龙太子。太子转身潜入了海底。 吕洞宾又拔出腰间的火葫芦。火葫芦喷出熊熊大火,把东海烧成了一片火海。 老龙王吓坏了,忙问出了什么事,太子只好老老实实地讲出了事情的原委。龙王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放了蓝采和。 龙王亲自带着龙太子把蓝采和送到岸上,并让太子向八仙道歉。八位仙人告别了东海龙王,逍遥自在地去赴蟠桃会了。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73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七七🥝1周前
月凉如水,我蹲在萤灯渡的青石板上,指尖刚触到河面,就被阿婆用竹篙敲了手背。“小丫头片子,活人别碰阴河水。”她的声音像浸了露水的老树皮,手里的油纸灯笼一晃,光里飘着细碎的金屑——那是晒干的萤火虫翅膀磨的粉,是萤灯渡唯一的光。 我是偷跑出来的。三天前,娘把我锁在柴房,说阿爹去镇上贩布,被山匪砍了脑袋,尸首就沉在萤灯渡下游。我不信,阿爹答应给我带桂花糖糕的,他不会食言。 阿婆的渡船是乌木做的,船帮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点着一盏拇指大的萤灯。船一离岸,那些灯就忽明忽暗地亮起来,像把整条银河都揉碎撒在了水面。我趴在船舷上看,忽然看见水里浮着个蓝布包袱——那是阿爹的!我刚要伸手,阿婆却猛地把船往旁边一撑,竹篙“咚”地扎进水里,溅起的水花里,我看见一张惨白的脸,眼睛黑洞洞的,正盯着我笑。 “那是水鬼,专抓活人替死。”阿婆的声音发颤,手里的萤灯却亮得更盛了。她从怀里摸出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萤火虫,撒在水面上,那些光点立刻像活过来似的,围着那水鬼转了三圈,水鬼尖叫一声,沉了下去。 船到了河心,阿婆忽然停下桨,从船底摸出个陶罐,打开盖子,里面是半罐萤火虫。“丫头,知道萤灯渡为啥叫这名不?”她把萤火虫倒在手里,那些小虫立刻飞起来,围着我转了一圈,落在我的发梢上。“五十年前,这里还是片芦苇荡。有个穷书生,每天晚上都来这里抓萤火虫,给瞎眼的娘子做灯。后来娘子病死了,书生就把自己绑在船板上,抱着娘子的尸首沉了河。从那以后,这河里就开始冒萤光,不管刮风下雨,从来没断过。” 我忽然听见一阵熟悉的咳嗽声,从水面上传来。“阿爹?”我喊着,往水里看。水面上漂着个竹篮,里面是块被咬了一口的桂花糖糕,旁边还放着个拨浪鼓——那是阿爹给我做的!我刚要跳下去,阿婆却一把抓住我,“别去!那是你爹的魂,他舍不得你,才回来看看。” 阿婆从船帮的格子里取出一盏萤灯,递给我。“拿着,这是你爹的。他三天前就来过了,把这个放在我这里,说要是你来找他,就把这个给你。”灯里的光很暖,像阿爹的手。我捧着灯,忽然看见水里浮起阿爹的脸,他还是笑着的,手里拿着块桂花糖糕,朝我晃了晃。“囡囡,糖糕凉了,爹下次给你买热的。” 我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把萤灯举得高高的。“阿爹,我不要糖糕了,你回来好不好?”阿爹的脸渐渐模糊,变成了点点萤光,飘进了我的灯里。阿婆叹了口气,把船往回划。“丫头,活人有活人的路,死人有死人的桥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1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7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4: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小楼风1周前
十分感同:先有观念,才能去求证。很明显,张教授也就此与科学界产生过某些探讨与辨识。确实如此,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没先想到,也就不会去记下那个感觉,也就不会在偶尔看见一位物理学家的文章时,惊讶到见鬼似的发现,他那一大篇说明,就是我刚写下的四句话。由此我才开始注意物理,又触及哲学,其实至今也没多久。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的感知属于禅意类。我当时就对一位朋友表达过我的感想:我的有些想法,没法让人理解,因为没法证实。而物理恰恰就是对这些想法作出了验证,便于一般人能够理解。 这可能也是物理科学自认更重的要因,但其实也不能因此否认那些不需要证实、而被自己意识观照到的空间感知和推理。 第二个,关于原理,张教授说,不管种类还是数目都是有限的。这点,我有点自己的看法。首先,能得到的原理有限,这是肯定的。但有限不是因为本就只有这点原理,而是发现原理的成本其实很大,太大,不容易得出。这不是体力劳动,只要勤劳就行。这需要很多 机巧合一,包括思想恰巧进入某一通道,并且能够不受干扰地沉入,深入,浸入,下探,高度集中,不可中断… 等等,太多巧合,缺一不可,才可能灵光乍现,瞬息捉到。这个,只能意会,难以言传。但正由此,原理是非常难得的,所以有限。也就:是因为难得,才有限。而不是只有这些原理,才叫有限。这是我的一点感知。当然不一定正确,想到就记下。也许某天,又有新的想法,可能推翻今天的想法,都不一定……但这就是思想,探索,研究… 是只有人类才有的高级趣味吧~#深爱大自然 #深爱智慧#探索无止尽#深爱智慧如同深爱大自然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2
00:00 / 06: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