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3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7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12岁京剧神童唱《文昭关》:一嗓子的悲与愤,惊了岁月也动了心 当12岁的小演员站在台上,张口唱出“鸡鸣犬吠五更天,越思越想好伤惨”,台下瞬间静了——那嗓音里没有孩童的稚嫩,反倒裹着伍员一夜白头的沧桑,把伍子胥逃亡途中的绝望与不甘,唱得让人鼻尖发酸。文昭关》这折戏,是老生行的硬骨头,尤其“夜宿荒村”这段,从回忆往昔“朝臣待漏五更寒”的风光,到如今“冷冷清清向谁言”的落魄,情绪的落差能压得人喘不过气。可这孩子唱来,字字都带着股执拗的劲儿:“我本当拔宝剑自寻短见”,唱腔陡然拔高,像伍员举剑时的决绝;“爹娘呃!”一声哭腔,又把英雄气短的软肋露了出来,听得人心头发紧。更难得的是那份身段里的戏。他站在那里,眼神里的迷茫与狠厉交织,仿佛真成了那个困在昭关、愁白了头的伍员。唱到“对天发下宏誓愿”,小手一扬,虽没有长髯飘洒,却自有股“不杀平王心不甘”的刚烈。台下老戏迷直点头:“这孩子眼里有戏,不是光唱得好,是真懂伍员的苦。”12岁的年纪,本该是在学堂里念课本的光景,可他却把自己装进了千年前的故事里。那几句唱腔,不只是技巧的展现,更是对传统的敬畏——让伍员的悲,透过稚嫩的嗓音传到今天;让京剧的魂,在少年的演绎里续上了新的香火。或许这就是传承最美的样子:老戏里的爱恨情仇,被一代代人用真心接住,然后唱给更多人听。#京剧小神童 #文昭关名段 #伍子胥 #少年传承者 #陶阳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