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10: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古硯的前世今生】偶得水坑宋代老坑抄手端砚残件,江水千百年的洗禮,歲月的磨礪,硯足和硯頭都已經缺失,硯板背面形成老樹皮般的斑駁紋理,由於殘損嚴重,做古硯標本的意義也不是太大,故今天特別邀請安徽安慶著名治硯藝術家(主攻歙硯)牧硯草堂堂主*齊跡大師商議此殘硯的修改方案,據傳唐宋老坑端硯硯石早已絕坑,十分珍貴,古物今用也為良策,剛開始準備切三面,留原有硯肚,由於硯面厚薄不一,整平後留部分硯肚又十分粗野難看,在齊大師的建議下,採取最佳方案,不如老硯肚全切掉,整平,修邊起池更好看,我也覺得既然要做,不如一次做到完美,就如此方案,取方、周邊起線、起如意雲頭、墨池、背部留千年風化的皮殼,經過齊大師兩天的手工雕刻琢磨,一方帶有明清風味,且簡約的【老坑金絲紋如意雲池端硯】就這麼製作完成了。製作完成後齊大師點評,此唐宋老坑端石十分細膩,易發墨,居然還帶有特有的宋坑金絲紋,挺有意思,尺寸精巧可愛,玩賞實用收藏皆宜,特別適合女士抄經所用,小楷神器。拿到製作完成的小硯,我也十分滿意,而後齊大師也在牧硯草堂與我分享了多方得意藏品作品以及硯石的相關知識,受益匪淺,古代文人多愛硯,一方古硯經歷千百磨礪,而今獲得新生,也許是一種千年的緣分。【千韻閣 飛鳥收藏】追古思今,古为今用,見賢思齊。#砚台#端砚#匠人精神#晒晒老古董#古物今用
00:00 / 17: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4: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