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阿粧4月前
在AI颠覆人类的时代,你是要培养会考试的奴隶,还是能驾驭科技 如何看待:尖子生因沉迷手机游戏导致高考只考575分被赶出家门,其母亲说:不是因为分数,而是因为“做人态度”,“做人要有规矩”。 这个事例的核心矛盾在于:母亲将“沉迷游戏”等同于“做人失败”,而575分本身并不差。关键悖论:她宣称“非因分数”,实则575分成为情绪爆破点——若孩子考675分时沉迷游戏,态度还会如此激烈吗? 现分三层拆解: 第一层是行为层面,游戏沉迷就算是有问题,但暴力驱逐可能造成更大伤害; 第二层是沟通层面,“规矩”被异化为服从而非自律,母亲用权力替代了教育; 第三层是时代层面,诞生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孩子必然面临注意力争夺战,旧式管教如同用马车交规管高铁。 最后要警惕道德绑架,母亲那句“不是分数是态度”可能隐含未说出的恐惧:既怕失去家长权威,更怕孩子脱离自己设计的生存脚本。这需要双向疗愈——家长或许更该关闭“控制欲”这个源,才能看见真实的孩子。 最痛点是情感账户的破产。当母亲说“赶出家门”,实则是情感勒索,用存在性威胁逼迫孩子屈服。这恰与“做人态度”自相矛盾——真正的人性教育首先要保全人格尊严。 想到韩国N号房事件主犯曾是学霸,证明分数与人格可以完全割裂。母亲混淆了“守规矩”和“有德行”,前者是机械服从,后者需良知判断。 真正的教育是点燃火焰而非填满容器。孩子需要的不是戒游戏,而是重建生活秩序的意义感。 这个尖子生用575分的“失败”成绩,给所有家长出了一道哲学考题: 在AI颠覆人类的时代,你是要培养会考试的奴隶,还是能驾驭科技的主人? 答案藏在这位母亲不敢直视的镜子里——那里映照的,恰是她自己缺失的“做人态度”: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与慈悲。#亲子关系 #尖子生考575分 #家庭教育 #分数 #名校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3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6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