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1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6: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1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80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3
00:00 / 05: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2
00:00 / 07: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0
00:00 / 04: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4
【注释】 ①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②抑与之:抑,反语词,可作“还是……”解。与之,(别人)自愿给他。 ③其诸:表示不太肯定的语助词,有“或者、大概''的意思。 【解读】 从孔子一生的行踪和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思想家,还是一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改变社会现状为己任,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为此,他不辞劳苦,不避艰险,周游于列国,在传播自己思想的同时,渴望得到一个执政的机会,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有愿望是一回事,愿望能否实现是另一回事。因为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夫子必须得到国君的认可,获得推行政治主张的地位和机会。让国君以国相托,委以重任是很困难的,历史上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孔子在这方面也是失败者。 孔子虽然没有得到的执政机会,但是所到之处,全面充分地了解一国国情则是轻而易举的。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要不然子禽也不会发出惊叹之问。子贡的回答很妙,“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这就是孔子得以“闻其政”的主要原因。子贡认为,夫子的人格已经达极高的境界,各诸侯国的君主,不管对他的政治观点赞不赞同,但对他积极求治的善意,还有他的崇高品德是高度赞同的。所以,这些国君对孔子是高度信任的,愿意向他公开国家机密,乐于和他探讨如何安邦定国。孔夫子得闻各国政务,了解各国实情,靠的是做人的修养。 孔子的这一境界,提醒我们要注重个人修养。当你的人品道德得到广泛认可的时候,就能得到上层人士的高度认可,因此你就有机会了解更多、更深的鲜为人知的国家秘密和高层内幕,能够看清这个社会权力运作的本质,了解国家或组织生存发展、强盛衰亡的真正原因,获得更高的智慧。如果你对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一无所知就奢谈治理国家,无疑是空口白话。#论语 #国学文化 #每天学习一点点 #国学智慧 #温良恭俭让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7: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