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Ego,就是我们对“自己是谁”这件事的理解,也包括我们觉得别人怎么看我们。 它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构建出的自我身份感。 小时候,我们会根据父母、老师、文化的影响, 学着去适应环境、被认可、被喜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我应该是怎样的人”的形象。 这个形象并不一定真实,而是我们为了保护自己、融入社会而建立的心理结构。 换句话说,Ego是后来学来的,不是天生的。 它有点像是一个“心理盔甲”, 帮我们对付脆弱、受伤、被否定、害怕、不被爱等情绪。 长大后,为了被别人接纳,我们更会依赖这个“外壳式的我”。 我们觉得必须表现得“正常”、“合群”, 即使这些行为和我们内心真正的感受不一样。 久而久之,我们越来越相信: 那个由社会塑造的“我”就是真的我。 这就是——Ego 状态。 然而,为了维持这个形象,我们会不自觉地遵守各种规则与期待, 也会不断压抑、忽略内心真实的需求。 Ego 特别喜欢“非黑即白”—— 他好我坏、我对你错、我们跟他们…… 这种分裂式的思维,会让我们陷入比较、竞争、恐惧与焦虑。 看到别人就像看到“潜在威胁”, 于是必须武装、戒备、对抗。 表面上每个人的Ego看起来不同, 但它们的运作方式其实很相似: 来自恐惧、来自生存本能、来自不安全感。 ⚠️ 注意:Ego不是坏东西。 我们需要它帮我们生存、适应社会, 否则我们没办法生活在群体中。 真正的问题不是“有Ego”, 而是: 当Ego里那些没有被觉察、带着恐惧的部分主导我们的一切时,我们就失去自由。 我们不是要消灭Ego, 而是学习: 看见它、理解它、安顿它、不要让它来掌控我们。 #ego #荣格 #中年人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心理学 @抖音小助手 @抖音创作小助手 @抖音创作灵感 @抖音媒体内容优推官 @抖音Dou+上热门 @抖音创作者大会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荣格提醒我们: 我们以为的“自我”,往往只是一层名为 Ego(小我) 的幻象。 一、Ego的起源:必要,却潜藏危险 Ego不是坏东西。 它像一位舵手,帮助我们在社会中找到位置。 从小到大,Ego不断塑造我们: •在学校,它让我们守规矩,努力成为“好学生”; •在职场,它促使我们追求成绩、效率与升迁; •在关系里,它驱动我们渴望认可与赞美。 问题在于Ego开始越权。 它不再只是“帮手”,而是冒充“主人”,让我们以为:Ego=全部的我。 于是我们把人生困进看不见的牢笼 为了合群、体面、成功,我们渐渐忘记自己是谁。 Ego正是如此, 让我们忘记深渊之外的辽阔, 只盯着别人眼中的自己。 二、面具与阴影:Ego的双重陷阱 荣格提出两个重要概念: Persona(面具) 与 Shadow(阴影) 1)Persona(面具) 我们向世界展示的那一面: “好孩子”“优秀员工”“可靠朋友”。 面具让我们适应社会, 但过度依赖,就会遮蔽真实 把脆弱、恐惧、欲望通通藏起来。 2)Shadow(阴影) 那些被我们压抑、否认的部分: 愤怒、嫉妒、冲动、贪婪…… 它们不会消失,只是潜入无意识深处。 你拒绝的,反而会支配你情绪失控、关系破裂、莫名疲惫, 正是阴影在反扑。 依赖面具越深,越容易被阴影吞噬。 三、Ego的隐性操控 Ego最危险的地方在于: 悄无声息,却无处不在。 常见迹象包括: 1.不断寻求认可 发朋友圈、分享观点…… 心底都在等一句“你很好”。 2.通过比较确认价值 “他赚得更多”“她更漂亮” Ego永远依赖外部标准。 3.害怕犯错、不敢冒险 宁可呆在熟悉的地狱, 也不踏入未知的天堂。 4.执着于对错 即使关系破裂,也要争一个“我对”。 在生活里,Ego常表现为面子。 于是我们对自己说: “我必须完美。” “我不能被看低。” 而对别人说: “你必须体面。” 最终,我们不是为了真实而活, 而是为了维持形象。 四、面子与焦虑:无形的囚笼 在面子与Ego的合作下, 便出现了熟悉的场景: •明明不想喝酒,却怕“不给面子”; •明明经济拮据,却要“打肿脸充胖子”; •明明需要帮助,却嘴硬说“我可以”。 看似保住了体面, 实际上牺牲了自在。 Ego制造内在焦虑, 面子施加外在压力, 合力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网, 将我们困住。 #ego #荣格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最近我跟很多餐饮老板聊天,发现大家都把“自媒体”当成了拯救企业生命的唯一稻草。今天,我想说点不一样的:自媒体,是帮你把企业做好的“组合拳”里的一记“直拳”,很厉害,但它打不死所有对手。它很重要,但它不是全部。自媒体是工具,是渠道,是放大器,但它绝不是我们经营的最终结果!我们做餐饮企业,真正要做强的,是构建一个稳健的经营系统。这个系统就像一艘大船,自媒体是船的风帆和喇叭。负责借力东风,扩大声量,告诉更多人“我在这里,我很棒!”产品:是船的龙骨和船体。菜好不好吃,稳不稳定,决定了船能开多远,会不会沉。服务与环境:是船的内饰和体验。客人上了船,待得舒不舒服,影响他愿不愿意下次再来,甚至带朋友来?而内部管理:是船的发动机和船舵。员工有没有干劲,流程顺不顺畅,成本控不控制得住,决定了船的动力和方向。激励与文化又是船员的精神和信仰。怎么让船员们同心同德,拼命划桨?带着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实现共赢这就是文化和激励机制的力量。你看,如果一艘船只有一个巨大的喇叭,但船体是漏的,发动机是坏的,船员是呆的,那你这喇叭声越大,沉得反而越快!客人被你的短视频吸引来,结果体验极差,他反手就是一个差评,你的喇叭反而成了“丧钟”。所以,我们真正的功夫,要下在如何把这些工具综合运用,形成合力上。用自媒体吸引来的流量,用极致的产品和服务接住,把他们变成粉丝。用高效的管理和激励,保障体验的稳定和团队的活力。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科学的绩效管理,支撑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抗风险能力。各位老板,时代在变,但生意的本质没变。自媒体是新时代给我们的一把利器,但挥舞利器的那只手,依然是我们扎实的内功。如果你还觉得不屑于练内功,那就去看看"醉方休″的员工是如何趴在台阶上擦地吧,这种无声的内功,强于任何虚伪的宣传,别再焦虑地盯着那几个点赞量了,回归本质,打好你的“组合拳”,构建你的“绩效系统”,这样才能穿越周期,真正地把企业做强做大,实现长期赢利!我是安老师,专注知行餐旅宿管理咨询,关注我,一起用绩效管理系统思维,做赚钱的好生意!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8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4: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