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撤场后的深刻反思 在杭州这座繁华的城市中,万固珺府,一个规模虽小却备受瞩目的微型小区,近期因一场物业费降价风波而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个仅有689户居民的小区,随着滨江服务——一个在江浙地区享有盛誉的物业品牌,在业委会成立仅仅四个月后宣布撤场,瞬间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滨江服务的黯然离场,看似是业主们在物业费降价博弈中取得的一次“胜利”,然而,这场胜利的背后,却隐藏着社区治理中一道难以愈合的裂痕。当“降价有理”的呼声淹没了理性协商的声音,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究竟赢得的是什么?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还是一场自我毁灭的序曲?业委会手中的权杖,究竟在为谁挥舞? 万固珺府的业委会,自成立之初便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强硬姿态,将降价的矛头直指物业费。他们要求将物业费从2.8元/平方米直降至2.2元/平方米,理由简单而直接:“隔壁小区都是2.2元,你们凭什么收2.8元?”这种“以邻为壑”的比较,成为了他们最有力的武器。然而,业委会的这种强硬主张,真的代表了沉默的大多数业主的心声吗? 在重庆中渝·春华秋实小区,就曾上演过一幕令人深思的戏码。尽管多数业主对服务多年的加州物业表示满意并认可其价格,但业委会却执意要求降价40%,最终导致物业撤离。这不禁让人思考:业委会的决策,是否真的能够反映全体业主的真实意愿? 滨江服务的撤场,也为我们揭示了微型小区在物业费降价背后的成本困局。滨江区域经理的账本显示,该小区全年营收仅为420万元,而人力成本却占据了惊人的78%,利润率更是薄如刀锋,仅有3.2%。在这样一个规模不足700户的小区里,规模效应荡然无存。人员配置、设施维护等固定成本被微小的户数基数无情摊薄,导致效率低下。如果真的按照业主要求的2.2元/平方米的价格来收费,那么服务品质的断崖式缩水将成为唯一的出路。保洁减半、巡逻减少……滨江服务最终选择了尊严退场,并在声明中直言:“非不愿妥协,而是2.2元的价格,注定无法支撑现有的服务品质。”这并非姿态的展示,而是残酷的成本法则在发声。
00:00 / 05: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
#物业#物业人#物业服务#物业管理#物业撤场 物业频频撤场的背后真相到底是什么?撤场成了25年上半年的热词,退场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个人见解哈,撤场的原因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及时止损!说白了就是亏,持续亏,看不到希望的亏! 那亏损背后的原因就有很多了,总结一下大部分是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物业公司背锅侠,物业开发是一家,开发工程遗留问题,配套减配等一系列问题,业主把统统矛头指向物业公司,拒缴物业费作为业主对房屋不满的唯一抗争手段,导致物业公司难以为继。只有采取撤场方式来摆脱矛盾漩涡。 第二种情况是双高小区,什么是双高小区呢?就是物业费单价高,空置率也高,第一年收房强制缴纳一年物业费,之后再难收上来,加上部分地区空置房打折政策,让本来运转困难的物业团队,直接看不到好转的希望。最后只能忍痛割爱,选择撤场。如果有新的物业公司愿意接手,也要做好降费和长期垫资的准备。 第三种情况比较糟心,就是双低小区,什么是双低小区呢?就是物业费单价低,收费率也低,以前物业公司还更多考虑品牌影响,拆东墙补西墙,现在没有哪个物业公司能长期持续拿出费用补贴老小区,对其他项目也不公平。这样的小区也一定存在长期顽固钉子户,俗称白嫖者,以各种服务不到位为理由长期拖欠物业费,造成业主欠费,物业降质,更多人欠费,最后物业撤场的双输局面,这样的小区经过长期的拉扯,这样的小区良心物企进驻需慎重!业主们也要注意了,新物业愿意来,十有八九盯着维修基金,未来啥样还真不好说! 以上三种情况共同点就是从业主不交费开始的恶性循环,对于这种现象,个人认为并不是坏事,反而是物业行业和业主权利的双觉醒,物业公司不再为了面子而苦苦支撑,业主也不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真正的遵循市场规则回归理性,向质价相符逐步靠拢,所以让子弹先飞一会儿吧,屏幕前的小伙伴,现在问题来了:物业撤场后,小区会越来越好,还是会陷入又一轮恶性循环呢?评论区有高人,一起聊聊,关注我,一起聊聊物业的那些事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1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08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