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5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你以为骨骼只是硬邦邦的支撑结构?大错特错!当把骨骼微观结构放大10亿倍 ,一个超乎想象的世界在眼前展开。 骨骼主要由矿物质和有机物质构成,羟基磷灰石等矿物质赋予它硬度,而胶原蛋白等有机物质则提供韧性 。在这个放大倍数下,能清晰看到它们精妙的组合方式。骨细胞作为骨骼基本功能单位,像是一个个忙碌的小工匠,分布在其中,维持着骨骼的代谢。骨基质中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相互交织,如同精心编织的复杂网络 。 在高倍放大下,骨骼内部并非是实心的,而是呈现出一种类似海绵却又无比精巧的多孔结构,由许多细小的骨小梁相互连接而成。这些骨小梁粗细不一,它们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就像建筑中的钢梁,有序分布来承受身体的重量和各种应力 。它们之间的孔隙中,藏着骨髓,红骨髓忙着造血,为身体输送新鲜的血细胞;黄骨髓则储存着脂肪 ,在特殊时刻还能转化为红骨髓。 更神奇的是,在这个微观世界里,还活跃着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成骨细胞不断分泌物质,努力构建新的骨质,如同勤劳的建设者;破骨细胞则在需要时分解旧的骨质,像是拆除旧建筑的工人 。它们一建一拆,共同维持着骨骼的平衡与健康,让骨骼能够不断适应身体的生长、运动和日常损耗 。这就像是一个微观的城市,各种细胞、组织和结构共同协作,支撑起我们的身体这座“大厦”。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零基础学中医(38) (38) 零基础学中医——津液 津液:身体的“生命甘泉”|中医基础探微 在中医生理观中,津液是构成与维系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物质,其概念远超越常规认知的“水分”。 《灵枢》言:“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其清稀如水者谓之津,浓稠若蜜者谓之液,二者相济,共奏濡润之功。 津液代谢乃脏腑协同之典范: ▶️ 水谷入胃,经脾运化而取汁为津 ▶️ 肺朝百脉,主宣发肃降以布津周身 ▶️ 肾司气化,升清降浊调控水液开阖 ▶️ 三焦为决渎之官,总司津液通行之道 功能精要: 🌱 润泽官窍(目得泪而明,鼻得涕而润) 🌱 濡养脏腑(髓得充、骨得滑、脉得柔) 🌱 化血载气(津血同源,气随津行) 🌱 平衡阴阳(“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临证常见失衡之象: ▫️ 津伤液涸:高热伤阴可见舌红裂纹,吐泻失水必现目眶深陷 ▫️ 水湿困脾:身重如裹,苔腻脉濡 ▫️ 痰饮伏肺:咳喘痰鸣,胸胁支满 养生启示: ✅ 饮必温汤小咽,忌牛饮伤阳 ✅ 常食银耳百合,禀土德以生金 ✅ 戌时静养少言,保少火以存液 ✅ 汗法勿令过峻,护营卫之和调 《素问》云“人之津液,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此乃生命之甘露,不可不察。 #佰通堂中医养生#津液#养生之道#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00:00 / 14: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圈量子引力与弦理论(3)——宇宙需要量子化 恒星和行星是由原子、分子和辐射构成的,它们最终是由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组成的,这决定了它们是由离散的能量单位组成的,而将原子聚集在一起的力也来自于玻色子等离散虚粒子,原子的结合正是由这些离散虚粒子的交换实现的,因此宇宙是离散的,没有连续的物质和能量,这也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存在的问题。这样宇宙就有两套规则,量子力学适用于很小的物体,广义相对论适用于很大的物体,但是由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现实中,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现实,即便遵循两种不同的规律,宇宙也应该在某种层面上统一,即这两套规则应该是统一的,这是绝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广义相对论不完备的原因。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没人说量子力学不完备,这是因为四种基本力中的三个都由量子力学描述,只有引力缺乏量子描述,不仅仅是力,包括原子和分子在内的绝大多数粒子都可由量子理论来解释,极限地说,量子理论包含了几乎所有的经典物理学,但像广义相对论这样的经典物理学却不包含任何量子效应,我们之所以提出量子理论,是因为经典物理学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而量子理论可以解释更多的观察结果,在过去的90年里,我们认识到量子物理是描述现实的基本语言,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认为引力需要量子化的原因。#探索宇宙 #量子力学 #相对论 #离散 #科普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在微观世界里,超弦理论揭示了宇宙的奥秘。超弦,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当我们把超弦的微观结构放大10亿倍,会看到一个超乎想象的奇妙景象。 超弦理论指出,超弦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线状结构,尺度大概在普朗克长度,也就是10的 -35次方米左右,这比原子还要小得多。当放大10亿倍后,原本难以捉摸的超弦变得清晰起来。它可能呈现出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像橡皮圈一样的闭弦,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状;另一种是开弦,两端是开放的,就像一根细细的丝线 。 超弦最为神奇的地方,是它始终处于剧烈的振动状态,振动频率可以达到10的42次方次/秒,几乎接近光速。在放大的视角下,能清楚看到超弦不同的振动模式。这些振动模式,就像是一场复杂的舞蹈,不同的节奏和姿态,对应着不同的基本粒子。比如,以最简单方式振动的开弦,可能对应着光子;而引力,则可能是天体之间交换闭弦产生的 。 超弦理论还认为,宇宙并非只有我们熟悉的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而是存在十维时空。除了我们能感知的四维,另外六个维度蜷缩在微观尺度下,小到难以察觉。当超弦在这些蜷缩的维度中振动和缠绕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能量状态和性质,进而形成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虽然超弦理论目前还只是一种前沿的理论模型,尚未得到完全的实验证实,但它为我们理解宇宙的本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或许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能进一步探索超弦的奥秘,揭示宇宙更深层次的真相 。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