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哥说历史|第012说:古往今来》 古往今来。字面意思就是从古到今,泛指很长一段时间。今天说这个历史,也是成语哥历史观的一个小小的总结。成语出自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尸佼所著的《尸子》:“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西汉文学家、道学家、思想家、八公山豆腐创始人刘安,在他的百科全书《淮南子·齐俗训》也有类似描述:“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也就是说,先辈们早已经有了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并据此有了对宇宙的最早定义。物为实,思为虚,思命物以虚名,而为思所用。所有的定义,其实都是为了表达,时间也不例外。在古中国,时间的本意是指四季更替或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轮回。如今呢,时间被定义为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传递。可是你知道吗?时间的概念,一开始是有时无间的。就相当于是一个没有刻度的尺子,没有可操作性。于是,就有了古人测日以记时。他们以手持杆立于土上,巧妙地结合光影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开始了分割时间和定义时间的神奇操作。而历史的时间表达,也随着定义的丰富,产生了不同的表述。从离开母体,到发育成熟,再到产生后代为止,这样一个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以血缘关系维系,一姓世代相传承的系统,称为世系。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统治时代,称为朝代。过往的朝代,称为前代。一个朝代的最后一代,称为末代。过去的各个朝代,称为历朝历代。而历史,作为文明的核心载体,通过其传承、创新等属性,在改变人们的认知方面,自然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成语 #起源2 #成语哥
00:00 / 08: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4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老年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同时,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重阳馍、糍粑重阳糕、菊花酒、菊花汤、菊花菜的饮食习俗。 重阳节始于远古, 形成于春秋战国, 普及于西汉, 鼎盛于唐代以后。重阳节发端于远古祭祀活动;春秋时期,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的活动;汉朝时期,据说汉高祖刘邦爱妃戚夫人的侍女并被赶出皇宫流落民间,将重阳节饮宴、赏菊等风尚传入民间。受道教思想的影响, 自汉代起重阳节有了求寿, 追求长生的习俗;魏晋时期,重阳日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00:00 / 03: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1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