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39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83
00:00 / 0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9
以下是李白《登庐山五老峰》(诗题亦作《望庐山五老峰》)的全文解析及背景赏析: 🌄 **全诗原文** **登庐山五老峰**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注:诗题“登”一作“望”) 📖 **译文与注释** 1. **五老峰**:庐山东南部五座相连的山峰,形如五位并肩而立的老人,以险峻著称,李白曾在此筑舍读书。 2. **金芙蓉**:金色莲花。诗人将五老峰比作青天“削出”的金色莲花,既显其陡峭(“削”字化静为动),又暗含阳光照耀下的绚烂色泽。 3. **九江**:指长江在九江段分出的九条支流,位于庐山北面;“揽结”意为“采集”,喻登顶后九江美景尽收眼底。 4. **巢云松**:隐居山林,以云松为伴。李白晚年曾在此隐居。 **诗歌赏析** #### **1. 意象与炼字** - **“削出金芙蓉”**:以“削”字强化山势的陡峭险峻,赋予自然造化以动态神工;“金芙蓉”打破“五老”常规比喻,用金色莲花凸显日照峰峦的辉煌意象,展现李白独特的浪漫想象。 - **“可揽结”**:将视觉享受转化为触觉动作,夸张中见豪情,呼应首句“东南”方位与次句“削出”的险峻,暗含俯视视角的辽阔。 **2. 空间与视角** - **仰视→俯视转换**: - 首二句由下而上仰望,突出山体拔地而起的奇崛(“削出”); - 第三句转为登顶后俯览九江,视野由险峰转向秀水,形成立体空间感。 - **收束于隐逸之志**:末句“巢云松”以隐居意向作结,前三句的壮景铺陈皆成归隐动机,体现李白“济世”受挫后转向自然寻求超脱的矛盾心态。 **3. 情感与风格** - **出世思想**:安史之乱后,李白政治理想幻灭,诗中“巢云松”是其晚年隐居庐山的真实写照,反映道家栖隐情怀。 - **浪漫主义特质**:夸张比喻(金芙蓉)、动态炼字(削、揽结)、虚实相生的意境,延续了李白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天然韵致。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 1.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初游庐山,对名山胜景的礼赞; 2. **安史之乱后(756年后)**:李白携妻宗氏避难庐山#望庐山五老峰 /李白#五老峰景区 /三叠泉#暑假#游泳加旅行#寻诗词原创地/诗人足迹/诗和远方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1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游记 @肾科刘医生 第一站:三清山的美,远不止于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关于毅力、第二站:望仙谷,浓郁的赣家文化。白鹤崖上,青瓦白墙的赣派民宿凌空而立。夜晚,崖壁上的楼阁建筑在暖黄灯光的勾勒下,如天宫落凡尘,灯光映透雾岚,美轮美奂。第三站:婺源弦高:新旧交织的徽味县城。徽派商铺,黛瓦粉墙、青石板路,体验“徽派市井烟火”。第四站:婺源篁岭晒秋不是单一的“晒”,而是徽派山水、古村生活与季节色彩的融合。晒秋不只是“风景”,更是当地人的生存智慧与文化密码。第五站:月亮湾,站在观景台俯瞰整湾山水,没有人群的拥挤,只剩内心的平静。是“自然的温柔拥抱”:它没有壮阔的景观,却用细腻的山水、清新的草木香。第六站:宏村,牛形村落”的水系格局,整个村子以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穿村而过的水圳是“牛肠”,连缀着家家户户,水是宏村的灵魂。徽派建筑的“标配”——高高的马头墙、雕花的木窗棂、门楼上的砖雕(多刻着山水、人物故事),细节里藏着旧时徽商的审美与智慧。第七站:景德镇陶瓷宫,是一座用陶瓷“砌”出来的艺术装置,每一处细节都在诠释“瓷都”的极致浪漫,所见是视觉冲击,所感是对陶瓷文化的全新认知。第八站: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石钟山,是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形成的"江湖两色"自然奇观,堪称"泾渭分明"的水上奇观。第九站:庐山,10月30日的庐山被雨水与浓雾紧紧裹缠。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苏轼眼中的“横岭侧峰”尽数隐入白茫茫的混沌里,原本期待的自然盛景成了朦胧背影。但当脚步踏入庐山会议旧址、美庐等红色遗迹,耳畔响起伟人故事时,这场“失约”的风景之旅,反倒成了一次直抵人心的历史叩问。当然最好的旅行不是打卡完所有的景点,而是有人愿意陪你浪费时间,一起吃当地的美食、一起笑。比风景更珍贵的是一起同行的你们!谢谢😊#用宇宙的世界看尘埃
00:00 / 04: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