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微老师解读:比三星堆更早的成都平原,藏着古蜀文明的"源头密码" 大家好,我是汪微。最近四川省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通知,让大邑高山古城遗址再次走进公众视野——这座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城址,不仅是成都8座史前古城中年代最早的一处,更揭开了比三星堆文明更早的古蜀历史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读这份"文明前传"。 很多朋友都对三星堆的神秘青铜文明着迷,却很少有人知道,成都平原的城市文明早在4500年前就已萌芽。上世纪90年代陆续发现的8座史前古城,构成了"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学术界以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新津宝墩古城命名为"宝墩文化",其年代跨度从距今4500年到3700年,恰好填补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的文化空白,成为三星堆文明的重要源头。从考古实证来看,三星堆的城墙修筑技术、陶器纹饰等物质文化,都能在宝墩文化中找到清晰的传承痕迹,这也解答了"三星堆文明从何而来"的核心疑问。 作为文化旅游研究者,我特别关注这些遗址背后的"生活密码"——4500年前的古蜀先民是如何在成都平原扎根的?答案藏在考古发现里:遗址中出土的碳化水稻、粟、黍颗粒,以及长江上游最早的水稻田遗迹,证明他们早已掌握成熟的稻作农业技术,以米饭为主食的饮食传统从那时就已奠定;而"成都平原第一灶"的发现,搭配猪、狗等家畜骨骼和鹿、鱼等渔猎遗存,还原出"稻粟兼作、家畜饲养+渔猎补充"的田园生活图景,这正是"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最早雏形。 更值得关注的是8座古城的独特价值,它们共同构成了长江上游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新津宝墩古城以276万平方米的面积,成为当时长江上游的"超级城市";郫县古城的大型礼仪性建筑,见证了早期公共祭祀体系的形成;都江堰芒城的"回"字形双重城墙,是先民对抗水患的智慧结晶;而大邑高山古城的史前墓地,不仅展现了早期成都人的体质特征,更发现了西南地区最早的拔牙习俗,为研究古蜀先民的文化习俗提供了鲜活样本。这些遗址的布局和功能分工,印证了成都平原作为长江上游文明中心的早期地位。 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来看,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的价值堪称"活态的文明博物馆"。它们不仅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早于三星堆千年,却与黄河流域文明并行发展,更让我们看到古蜀文明从聚落走向城市、从原始走向成熟的完整轨迹。 #大邑高山古城 #传承中华文化 #古蜀 #古蜀文明 #历史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2
大概在距今4500—3700年之间,成都平原上出现了最早史前城址群,包括:新津宝墩古城、大邑高山古城、大邑盐店古城、崇州紫竹古城、都江堰芒城、崇州双河古城、郫县古城、温江鱼凫城八座史前古城,距今约4500年—3700年。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自上世纪90年代陆续被发现,从1995年至今,在成都市中心100公里范围内,陆续确认了8座新石器时代史前古城遗址。这8座古城从距今4500年延续至距今3700年,成都平原是长江文明乃至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为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模式及多元一体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这些古城多位于河流附近,这样会方便城内的居民生活用水。古城的形状大多呈长方形。也有的古城近似六边形,有的古城是双圈城墙,也有的是单圈城墙。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候的城墙相当宽厚,但是还不规范,有的地方非常宽,有的地方就会相对窄一些。可能当时城内的人建城墙的时候不会拉出一条直线来防止城墙修筑的走形。比如宝墩古城的城墙顶部宽3.15米,底部宽8.4米,高1.85米。但城墙最宽的地方竟达到25米,最高的地方大概有5米。这当然是因为当时建筑技术落后造成的,当时的城墙主要是用土堆筑就。虽然建筑技术落后,但古人筑城墙也讲究一定规矩,而不是说古人建筑城墙就像玩积木游戏,想怎么来就怎么来。随着文明发展,到了宝墩文化晚期,由于人口的极速增长,需要更多的稳定食物来支撑人口发展与社会分化,而成都平原腹地广袤的沃土更利于以稻作为主的生业方式开展,先民逐步离开早期城址,深入成都平原腹心地带。“环境考古成果表明,成都平原的气候在宝墩文化时期逐渐干冷,水域面积减少,为先民进入平原腹地提供了可能。”唐淼说,随着水稻产量上升、耕地扩张、人口急剧增长,宝墩先民阶层进一步分化,社会复杂化程度加剧,文明程度逐步提升。由此表明,稻—粟兼作农业体系和家畜饲养奠定了古蜀文明乃至“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基础。正是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为起源,接续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再到以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再到以成都商业街船棺墓为代表的晚期蜀文化,勾勒出古蜀文明长达2000年的发展脉络。#成都平原 #史前古城 #古蜀文明 #四川 #此生无悔入华夏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7: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