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解读。 歌曲创作于2013年。比较多的观点认为,是写汉代名将苏武出使匈奴,被流放北海牧羊19年,终于回到长安的故事。网络上没有作者谈论或者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除了苏武牧羊的故事之外,这里再做另外的解读。 1、坚守的孤独 首先,歌曲名称《牧羊人》,“牧羊人”基本的语义的是负责照料和管理羊群的人。除此之外还有比喻意义。牧羊人需引导羊群走向合适的草场,保护羊群免受危险,所以其形象被用来比喻具有引导和管理能力的人。比如导师、老师、牧师等关心他人福祉的人。同时牧羊人也象征着守护、责任与坚持 。 在以前的视频里说过,大约从2006年发行《刀郎Ⅲ》开始,作者就走在牧羊人的路上,他写了《孤独的牧羊人》《德令哈一夜》《世界如此寂寞》等,2011年的专辑里有《流浪生死的孩子》《理想》《圆满》《黄玫瑰》,在《圆满》的故事里,借用小女孩的话,说出成为生命的“摆渡人”。而且一直在为《金刚经》谱曲。有主播说过:为《金刚经》谱曲,相当于是给珠穆朗玛峰安装电梯,难度之大可想。在他的眼里,佛学是东方哲学,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工作,当然会有常人感受不到的孤独。作者也说过谱曲过程的艰难,用时17年。“没人来过,飘在了风里,飘进了风雨”,坚守理想,是自己的选择。 从《世间的每个人》歌曲里的“领唱者”,或者可以体会一些“牧羊人”的孤独。 2、遭遇的冤屈 大约从2007年到2010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歌唱事业从鼎盛跌入低谷,被迫离开音乐舞台,也离开了歌迷,想做的事不能做,如同流放一般,所写之心情和实际相符合。作者复出,在舞台上流泪痛哭是人之常情,那么用作品写出自己的冤屈也是人之常情。 歌词使用了元曲中常见到句式和用词。有网友评论提示说,最接近的是《窦娥冤》里的词:“长则是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闷沉沉展不彻眉尖皱,越觉的情怀冗冗,心绪悠悠。” “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现实里遭遇的冤屈,无人可辩,没人在意,感到的是“逈野悲凉,草黄风无语”。眼看美好的年华逝去只能叹息,只有对天地倾诉,“将一怀愁绪付与天地”。 所以说,《牧羊人》所唱,就有作者自己 #牧羊人#线上演唱会#刀郎#热门音乐
00:00 / 04: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1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
罗南柯6月前
《牧羊人》Mv完整版 及背景故事 ——《牧羊人》一曲出自班固《汉书·苏武传》。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它记载了西汉一朝的历史。《苏武传》是《汉书》中的经典篇章,生动地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后,历经磨难却坚守气节的感人事迹。 公元前100年,苏武肩负使命出使匈奴,本是为了促进两国和平,却因意外卷入匈奴内部谋反事件。面对威逼利诱,苏武坚守底线,绝不背叛汉朝。匈奴单于恼羞成怒,将他囚禁于地窖,断绝食物与水的供应。在这绝境之下,苏武靠着吞雪和旃毛顽强生存,以惊人的意志向匈奴展示了汉使的不屈。 随后,苏武被流放到北海牧羊,条件恶劣至极。北海荒无人烟,物资匮乏,匈奴扬言只有公羊生子,他才能归汉,这无疑是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折磨。但苏武没有被艰难打倒,渴了,就捧起冰雪;饿了,便挖掘野鼠藏的草籽。在漫长岁月里,唯一支撑他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符节。即便节旄掉落,他也始终紧紧握在手中,仿佛握住的是大汉的尊严和自己的信仰。 漫长的19年过去了,苏武终于等到归汉的那一刻。曾经意气风发的使臣,归来时已白发苍苍、步履蹒跚,可他眼中的坚毅未曾改变。苏武牧羊的故事,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赞歌。他用行动诠释了忠诚的意义,面对权力、富贵和生死考验,从未动摇对国家的忠心。这份坚守,跨越千年,依然震撼人心。在当今时代,苏武的精神依旧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要坚守信念,为梦想、为家国不懈努力。 ——苏武的精神,刀郎先生的经历证实他已经知行合一了。#内容启发搜索 #刀郎#牧羊人 #苏武牧羊 #传统文化
00:00 / 04: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08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33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8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75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4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2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3: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