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初中比高中更需要家长”托举? 初中阶段(12-15岁)是孩子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大脑前额皮质(负责决策和自控)尚未发育完全,导致情绪波动大、冲动性强。同时,学业压力骤然增大,学科从3门增加到7-9门,学习方式也从具象记忆转向抽象思维。 更重要的是,这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 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同伴的影响逐渐超过父母,但又极度需要家长的情感支持。明白了这些,我们就能更好地练就这七种“托举“能力: 一、先学”静”:用耳朵代替嘴巴,听见孩子的心声初中生最常对家长说的话是:“别说了,烦不烦!“有个初二男生告诉我:“我妈每天就像个复读机,作业写完了吗"考试多少分"别玩手机了.我我恨不得给耳朵装个开关。 试试这样做:孩子抱怨老师时,不说"要听老师的话”,而是“听起来你很委屈”;孩子分享趣事时,放下手机认真听,笑得比他更开心;孩子沉默时,不逼问,说一句"需要我时,我都在”。 记住:初中孩子开始有秘密是正常的,尊重他的隐私,他会更愿意向你敞开心扉。 二、必须“稳”:你的情绪稳定,是孩子最好的定心丸初中家长群是个焦虑放大器”:谁家孩子考了第一,谁报了哪个辅导班,谁又拿了什么奖......比较之中,焦虑倍增。 试试这样做:孩子成绩波动时,不说“怎么退步了,而是一起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孩子被老师批评时,不马上责怪,先听他的解释;自己情绪激动时,先离开现场冷静一下,再说事。 记住:孩子是通过你的情绪来解读世界的。你慌乱,他觉得天要塌了;你从容,他相信困难总能过去。 三、方法得"变”:从“管理者”变为"教练”很多家长发现:小学那套管用的方法,初中全失效了。你越管,他越反;你越催,他越慢。 试试这样做:把“快去写作变成“需要我帮你规划时间吗?”;把不许玩手机”变成“咱们商量个手机使用规则”;把“必须听我的“变成”你的想法是什么?”记住:对初中生,要给指导而不是下命令,当教练而不是当裁判。 四、试着“忍”:允许孩子犯错,成长需要试错成本看到孩子走弯路,比我们自己走弯路还难受。但有些跟头,必须亲自摔过才能记住。试试这样做孩子忘记复习导致考砸?让他体验自然结果,而不是替他找借口;孩子选择不合理的计划?让他尝试,失败后一起分析原因:孩子交到你不喜欢的朋友?不直接禁止,邀请到家里了解。记住:初中犯错成本远低于社会犯错成本。现在容错,是为了将来不错。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6
一、80%孩子跟不上高中节奏的核心原因 1. 知识难度断层:高中知识从“具象记忆”转向“抽象逻辑”(如数学函数、物理力学),初中基础薄弱的学生易出现衔接断层,且高中知识点密度是初中的2-3倍,容量激增导致吸收困难。 2. 学习方法失效:初中“被动刷题”模式无法适配高中,需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总结规律,多数学生仍沿用旧方法,效率低下。 3. 竞争压力升级:高中汇集区域内优质生源,原本的“中等生”可能沦为“后进生”,心理落差+进度压力叠加,易陷入焦虑厌学。 4. 自主规划缺失:高中课程多、时间紧,需精准分配精力,而多数学生缺乏时间管理和薄弱点突破能力,导致知识漏洞累积。 二、高中老师“讲得快”的关键逻辑 1. 课程进度硬性要求:高中三年需完成必修+选修多本教材,还要预留1年高考复习时间,按学期计划拆分后,每节课需覆盖2-3个知识点,进度无法随意放缓。 2. 学情分层的客观结果:老师授课以“中等偏上学生”为基准(兼顾班级整体效率),基础薄弱学生易跟不上,且课堂时间有限,无法逐一兼顾个体差异。 3. 高考导向的教学设计:高中知识需衔接高考考点,老师会同步渗透解题思路和拓展内容,看似“讲得快”,实则是为了预留更多时间进行真题演练和难点突破。 4. 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高中教育核心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老师更侧重引导方法,而非逐字逐句灌输,这也让依赖“保姆式教学”的学生感到不适应。 三、针对性解决建议(面向东营本地学生/家长) - 学生:优先补初中薄弱知识点(如数学二次函数、英语语法),用“思维导图”梳理高中知识体系,紧跟东营本地教研节奏(如市统考高频考点),主动向老师请教个性化问题。 - 家长:关注孩子学习方法调整,必要时借助本地针对性辅导(如聚焦山东高考题型的专项训练),避免盲目刷题,注重薄弱学科的精准突破。 #高考 #高中与初中区别 #如何逆袭 #上热搜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6: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3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但凡家里有高中生的都知道,高中生太苦了。早上六点起床上学,晚上十点半放学,睡眠严重不足,身体健康根本无法保证。 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脑力体力都被透支,大部分同学即便是拼尽了全力,成绩也很难达到理想的高度,这其中的委屈和痛苦可想而知 如此身心俱疲的摧残,得病就是大概率的事,起码也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他们年纪轻轻就满脸疲惫,就焦虑抑郁,就掉发白发,就颈椎疼便秘,各种上了年纪才有的慢性病缠身。高中阶段的压抑程度真是超过了劳动改造。 孩子上了高中,作为家长,既要做好后勤服务,又要做好心理疏导和精神引领。尽最大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安全度过这一段最难熬的时光。 作为过来人,强烈建议能走读尽量别住校,起码让孩子晚上回家适当地疏解下紧张的情绪,或者是接送的路上和孩子聊聊天,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孩子的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人在最脆弱的时候,更加渴望有亲人依靠和陪伴,这种爱也是孩子能够释然和前行的抚慰剂。 高中的父母,既要做好后勤服务,又要做好心理疏导和精神引领。不要随意批评,更不能讽刺挖苦,孩子全力付出了,对自己的成绩很在意很敏感,很容易对别人的评价产生抵触。 告诉孩子,看淡高考前每一次考试的成绩,这些考试都是让自己去发现并改进学习上的问题与漏洞的,心态决定一切。 #正能量 #每日分享 #高中#陪读#高考志愿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0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