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6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9: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乔木1月前
【环游中国(一0二)】广东汕头 汕头是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韩江、榕江、练江三江交汇处,是全国著名侨乡、国家首批经济特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以下从多方面展开介绍:因海滨泥沙沉积形成 “沙陇”,潮汐作用下形成 “汕”,故名 “沙汕头”,简称汕头。因海湾盛产小鱼鲨鮀,又称 “鮀岛”。宋时属潮州揭阳县,明清时期逐渐发展为商贸港口。1860 年开埠后成为通商口岸,1980 年设立经济特区,2014 年获批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潮汕话被称为 “古汉语活化石”,潮剧、潮州音乐、英歌舞等为国家级非遗。其中,英歌舞以刚劲舞步被誉为 “中华战舞”。海外潮籍侨胞超 1500 万人,侨批(华侨书信)、骑楼建筑等体现了侨乡与海外的紧密联系。1927 年南昌起义部队在汕头建立 “潮汕七日红” 革命政权,大南山革命根据地是东江纵队的重要活动区域。北回归线穿境而过,东接南海,西连潮州、揭阳,南濒南海,北邻梅州。全市陆地面积 2199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4600 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289 公里。境内多丘陵山地,平原占比约 3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22.1℃,四季宜人,植被覆盖率高。南澳岛是广东唯一海岛县,拥有青澳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是候鸟栖息地;矿产资源以高岭土、花岗岩为主。2024 年 GDP 为 3167.97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 4.7:41.1:54.2。近年来重点发展 “三新两特一大”(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玩具创意,大健康)产业集群。全国重要的内衣、家居服生产基地,汕头国际纺织城推动产业向智能化升级,目标打造超 2000 亿元产业集群。汕头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侨乡文化、丰富的自然景观和蓬勃的经济活力,正逐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展现出 “特区再出发” 的强劲势头。#挑战环游中国 #一人一车自驾游 #G228 #沿海城市 #广东汕头 @中国旅游推荐
00:00 / 05: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外伶仃岛位于广东省珠海市东部海区,地处珠江入海口,是万山群岛的重要岛屿之一。  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基本概况:外伶仃岛面积4.23平方千米,西距澳门、珠海市区27海里,东距深圳约35海里,北距香港长洲6海里,与香港隔海相望,是珠三角地区进出南太平洋国际航线的必经之地。该岛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约22℃,海水年平均温度也在22℃左右,盐度较高,浮力较大,透明度大多在2米左右。 - 自然景观:岛上以低山丘陵为主,主峰伶仃峰海拔311.8米。岛上有“伶仃八景”,包括玉带环腰、香江海蜃、碧海飞霞等。其中,雾海仙槎景区内有海豹石、巨鲸石等奇石,还有一线天、迷宫等景观,有“万山群岛第一天然奇石公园”的美誉。  - 人文景观:外伶仃岛作为历史边卡要塞,有不少历史遗迹。岛上的北帝庙供奉着5米高的金色玄武大帝像,每年三月初三的“北帝诞”,岛民和游客会一起祭祀朝拜。此外,岛上还有刻有毛泽东手书《过零丁洋》的摩崖石刻等。  - 特色美食:外伶仃岛的海鲜原汁原味,海胆、将军帽、狗爪螺被誉为“伶仃三宝”。岛上有海鲜街,游客可以购买海鲜后找店家加工。 - 旅游荣誉:外伶仃岛已获评为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景区、“3A国家级旅游景区”、广东省十佳滨海旅游景区等,并被选为珠海人最喜爱的珠海市八大旅游景点之一。2023年6月8日,外伶仃岛还入选全国“和美海岛”。
00:00 / 04: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8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80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2024年地方自有财力十强省市 东部沿海省市(江苏、广东、浙江、山东、上海、北京)这些省市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拥有庞大的经济体量。以广东、江苏为例,作为制造业强省,工业体系完整,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贡献了大量税收;上海、北京则是金融、总部经济、高端服务业的聚集地,第三产业税收占比高。同时,民营经济发达(如浙江的民营经济生态),市场主体数量多、活力强,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提供了稳定支撑。东部城市土地资源价值高,房地产市场活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政府性基金的核心)规模大。例如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土地市场交易频繁,土地出让金成为政府性基金收入的重要来源。北京、上海作为直辖市,享受国家战略资源倾斜;广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江苏、浙江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政策红利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集聚,进一步强化了财力基础。中西部入围省市(四川、河南、湖北、安徽)四川、河南是人口大省,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了消费市场规模优势和劳动力资源,支撑了本地产业发展和税收增长。例如河南的食品加工、物流产业,四川的电子信息、特色农业,都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近年来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成效显著,湖北的汽车产业、安徽的半导体产业(如合肥的“芯屏器合”产业布局)快速发展,带动了工业税收增长。同时,国家对中西部基建的大力投入(如交通、能源项目),也通过政府性基金、专项债等形式增加了地方可用财力。成都(四川)、郑州(河南)、武汉(湖北)、合肥(安徽)作为中西部省会,通过“强省会”战略集聚了全省的优质资源,在产业、人口、财政上形成了强辐射力,成为拉动全省财力的核心引擎。都具备较强的产业竞争力(或制造业、或服务业、或特色产业),且在政府性基金收入(土地资源或基建项目)上有一定支撑。东部依赖外向型经济、高端产业和土地价值;中西部则更多依靠人口红利、产业转移承接和中心城市带动,在财力总量上与东部仍有差距,但增长势头强劲。这种格局既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也体现了不同省市在产业定位、政策利用、资源禀赋上的战略选择。#地方自主财力10强省市 #地方自有财力十强省市 #十强省 #十强省份 #江苏领衔地方财力10强省份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