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精读社3周前
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人依然贫穷?1. 生产资料垄断,从起点就注定了贫富差距 土地、矿产、核心技术、金融资本——这些能“生钱”的生产资料,大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普通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劳动力”。 就像一件卖1000元的商品,工厂老板用机器和资源生产,付给工人的工资却只有50元。明明是劳动创造了财富,但分配财富的权力在资本手中,劳动者最终只能拿到“够活下去”的份额,大部分利润则不断流向顶端。 2. 全球化规则,本质是“上游赚规则钱,下游赚辛苦钱” 发达国家用技术壁垒和品牌优势,把低利润、高污染的产业链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比如一双卖1000元的名牌运动鞋,发展中国家的代工厂只能拿到50元加工费,工人工资被压到最低;而品牌方和经销商,却拿走了90%以上的利润。这种“财富虹吸”模式,让贫穷在国家间、群体间代代传递。 3. 消费陷阱+信息差,让普通人困在“赚钱-消费-缺钱”的循环里 商家用广告制造“精致生活”的幻觉,鼓励大家用信用卡、借贷提前消费,把未来的收入提前透支;同时,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又被高价垄断。 普通人辛苦攒下的钱,要么被非必要消费榨干,要么被生活必需的服务“收割”,根本没机会积累能产生被动收入的资本,只能永远在循环里打转。#弱势群体 #社会现实 #生活的艰辛 #心酸 #命运的安排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1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0
00:00 / 5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0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7
00:00 / 09: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知跃UP1月前
有一句话,我想我们很多人听过也说过,就是“我懂得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你有没有发现,尤其是在我们互联网时代,我们最不缺的就是“道理”“知识”,随便刷刷手机,到处都是人生秘籍,财富密码。读完一本书,看完一个演讲,那一刻就像被闪电击中,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然后感叹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看到,如果早几年看到这个,人生肯定就不一样了。顺手点击收藏,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呢? 书读完,合上放书架了,文章视频看完,你收藏了,生活依然一如既往,该迷茫迷茫,该焦虑继续焦虑,你不妨现在就看看那些年你收藏的文章和视频,你真的有再回头去看吗? 为啥道理都懂,日子却没变化呢? 真相可能有点扎心:因为你并没有真正地懂。你以为记住了道理就是懂了,但你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这种感觉就像在电影院看别人主演的精彩大片,剧情再跌宕起伏,散场后,你还是你。 电视剧《天道》里芮小丹说过一段话: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我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我们读《纳瓦尔宝典》,把“用杠杆,赚睡后收入,做擅长且复利的事”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呢,我们发现自己还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为什么?因为那是纳瓦尔的觉悟,不是你的。 很多人其实都分不清观点和事实,总是把自己认可的观点当成事实,然后又不去实践,你没亲身试过,没摔过跟头,这些观点也就只是你笔记上几行漂亮的汉字而已,你和大佬的区别在于,他把书里的观点变成了事实,而你,还把它当作观点供奉在笔记里。即使你看再多的书,如果不用实践去验证你的观点,它就无法融入进你的血液,更无法指导你的行动。知道很容易,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但是行动就不一样了,看一百遍菜谱,不如你亲手炒一盘菜,真正的明白,是从你亲手摸到那样东西开始的……#知识的本质#知道不等于做到#时间管理#行动决定一切#观点和事实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