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中美航运 “休战”!11 月 10 日起暂停对美籍船舶收特别港务费 终于等来好消息!交通运输部 11 月 10 日 13 时 01 分正式官宣,暂停对美籍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同步暂停相关产业链调查,期限整整一年!这波操作直接让全球航运圈沸腾~ 为啥突然 “停费”?背后有大背景 这不是单方面让步,而是中美双向互动的结果!此前美方先对中国海事、造船业发起 301 调查,10 月 14 日起对中国相关船舶加征港口费,中方随即出台对等反制措施。现在为落实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共识,双方同步暂停相关措施,紧张局势终于缓和。 对咱们有啥影响?干货直接说 企业松口气:美国船企单航次成本直降 5-8 万美元,中国造船业订单咨询量激增,中远、美森航运等企业直接受益。 物价更亲民:航运成本降低后,美国进口农产品、工业品,还有咱们的出口商品,价格可能更划算,海淘运费有望下调。 供应链稳了:全球货物运输更顺畅,工厂缺零件、超市货架空荡的情况会减少,贸易往来更有保障。 关键提醒:“暂停” 不是 “取消” 这一年是 “休战期” 也是 “观察期”,如果美方明年重启不合理调查,中方有权随时恢复收费。既给企业缓冲,又守住谈判筹码,这波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处! 中美贸易相向而行,最终受益的还是普通人~ 你觉得这波政策会让哪些商品降价?评论区聊聊!#中美博弈 #航运政策 #物价影响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中美暂停互征“港口费”一年 美方先行官宣暂停相关措施 当地时间 11 月 9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公告,宣布自美国东部时间 11 月 10 日凌晨 12 时 01 分起,暂停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的 301 调查相关措施一年。除此之外,美方还同步暂停了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卡车集装箱联运底盘征收 100% 关税的计划。美方表示,多数公众支持这一举措,因为这能降低运输成本、避免商业中断,还能为双方谈判和解决美国造船业投资问题争取时间。 中方同步推出对等暂停举措 北京时间 11 月 10 日 13 时 01 分,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暂停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同时暂停开展航运业、造船业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发展利益受影响情况的调查,为期一年。同日,中国商务部也发布公告,决定暂停针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 5 家美国相关子公司的反制措施一年。这些举措均是对美方暂停措施的对等回应,严格落实了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达成的共识。 此前,这场贸易摩擦已持续数月。2025 年 4 月,美方发起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的 301 调查,并于 10 月 14 日起对相关中方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中方随即反制,同日起对涉美船舶收取分阶段递增的特别港务费。在中方措施实施的近一个月里,美森海运已累计缴纳 640 万美元费用,该公司曾预估若持续征税,2026 - 2027 年每年可能要缴 8000 万美元。此次双方同步 “松绑”,预计能豁免每年约 32 亿美元的相关费用,不仅能减轻中美航运企业的财务压力,也为全球航运市场稳定注入了积极信号。 #最新消息 #热点 #今日热点 #中美 #新闻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关税暂缓期,美西美东海运费先涨后降海运费在短短一个月内经历了先涨后跌,全年总体呈现呈现下降趋势。而近期中美贸易战的暂缓,可谓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它会不会突然为跨太平洋贸易的海运集装箱需求注入更多活力呢?10 月 30 日,吉隆坡经贸磋商传来重磅消息:中美双方正式达成共识,24% 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同时美方暂停对华海事物流 301 调查及相关港口附加费,中方同步暂停反制措施。这场 “双向松绑”,让原本紧绷的双边贸易按下“缓冲键”。 回顾10月份,海运费经历飙升,但涨幅和持续性不强,11月初运费开始回落。 截止11月6日,从中国上海/宁波到美国洛杉矶的平均即期运费同比下降了44%,达到每40英尺集装箱2565美元。运往美国东海岸纽约的即期运费同比下降了42%,达到每40英尺集装箱3100美元。美西航线运费1个月内先涨后跌从10月到11月,美西航线(上海/宁波-洛杉矶)的集装箱价格开始由涨转跌。据我们收集到的最新数据,40英尺集装箱的价格已由一周前的3315美元下降至2565美元。10月初该航线40英尺集装箱价格还停留在1700美元,目前又回落到2565美元。未来,价格仍有继续下降的趋势。美东航线运费同步涨跌,全年先降后升再降美东航线(上海/宁波-纽约)的集装箱价格在一个月内也是先涨后跌。目前,40英尺集装箱的价格已由两周前的3375美元下降至3100美元,该价格与今年8月基本持平。总体而言,今年底的运费相比年初有显著下降,全年运费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从全年看,海运费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其中5月中旬和10月中旬出现两个高峰。5月12日内瓦的中美谈判结果,让中美贸易战进入90天的暂缓期。当时托运人急于利用这一90天的关税战暂缓期,推动了运费的上涨。10月中旬运价上涨主要源于两大因素:大规模减班与圣诞旺季需求。当前,即期运费的下降与跨太平洋贸易量下降相吻合,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航运需求同比下降了13%。Xeneta的高级航运分析师Emily 表示:“中美贸易战的暂缓是一个积极的发展,但它不会突然为跨太平洋贸易的海运集装箱需求注入活力。尽管停战,关税仍然很高,美国托运人将在2026年上半年消耗今年早些时候为了保护供应链而提前进口积累的库存。#每天跟我涨知识 #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 #国际贸易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