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资本收割最惨的人也是中国房地产最大的“韭菜”是谁?不是炒房客,是咱老实巴交的农民! 城乡之间的无形高墙,对很多农民而言,进城就像一场“孤注一掷的迁徙”,但城市的高墙远比想象中更难跨越。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像一道无形的墙。虽然农民人进了城,但户籍以及与之绑定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却难以真正融入。有研究直接指出,城市权利不充分是制约农民市民化的主要因素。 大城市的房价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巨大鸿沟。许多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着高强度、低保障的工作,缺乏稳定的社区关系和社交网络,难以产生“家”的归属感。研究也指出,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就业、医疗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 拆迁背后的城乡补偿不公 “城里人拆迁暴富,农民越拆越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乡土地价值实现的巨大差异。 补偿标准的天壤之别:城市拆迁补偿依据的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核心原则是不得低于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市民可以分享城市发展带来的土地增值红利。而农村房屋拆迁,不少地方仍主要按照“地上附着物重置成新价” 补偿,即只算建筑材料费和折旧,不考虑其市场价值以及宅基地的潜在价值。有律师直言,“城市越拆越富,农村越拆越穷” 是普遍现象。 失去土地的没有保障。农民选择货币补偿后,将永久失去宅基地使用权。这笔补偿款在飞涨的房价面前,往往不堪一击。有分析指出,补偿款可能远不足以在县城购买到与被拆迁房屋类似大小的房屋。 代际循环与身份困境 两代人的挣扎,农民工群体内部的代际分化。 老一代(农一代) 与土地联结紧密,乡土情结重,他们进城往往是为了谋生,最终期望叶落归根。 新生代(农二代) 大多从小在城市生活,强烈渴望融入城市,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却面临“融不进城,回不了村”的尴尬。他们没有务农的经验和意愿,但受限于职业技能和城市壁垒,难以稳定立足,成为“流而不定”的一代。 “收割”这种代际困境,正是“收割”感的集中体现。父辈辛苦一生,可能刚帮孩子在城里付完首付;而子辈则可能背负着长达数十年的房贷,重复着父辈的艰辛。甚至“贷款还完了人也快入土了,有的还没还完人就噶了”,甚至需要下一代接力还贷。#房地产 #农民工 #韭菜 #收割 #农二代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6: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5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1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7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2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5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86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0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