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9: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珞珈纪游 "东湖之滨,珞珈之阳",昔读《楚辞》"登昆仑兮四望",今方知山水共情之妙。暑期登临珞珈,方悟此山虽无黄山之险,却兼楚地之风骨。 自南门拾级而上,古松夹道,其枝干如屈子行吟之佩,苍劲中带三分孤峭。忽逢石径转折,见一潭碧水嵌于林间,颇似《小石潭记》中"水尤清冽"之景,倒映着"国立武汉大学"的牌坊飞檐,恍若时空交错。同行者指潭边石刻,乃闻一多先生手书"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墨迹斑驳仍见锋芒。 行至半山,忽见成片樱树。虽非花期,枝桠却如刻意勾勒的篆笔,疏密有致。遥想春时"落英缤纷",恰如《桃花源记》所述,而树下石凳上,常有学子捧卷,倒比武陵人更添几分痴气。转过"六一纪念亭",石阶渐陡,如《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的险峻,攀援间忽见摩崖石刻"珞珈"二字,笔力浑厚,传为张之洞所题。 至峰顶珞珈山塔下,凭栏远眺,东湖如镜,楚天无际。风过处,似闻珞珈书院的旧年书声,又似见李四光先生勘测地质的身影。此山不高,却因文脉深厚而显巍峨,正如《醉翁亭记》所言"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珞珈之乐,更在山水与人文相契。 下山时回望,暮色中的山峦如卧虎,檐角如飞鹤。始知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不虚,珞珈一石一木,皆是活的典籍。此行虽短,却似与千百年楚地文魂擦肩而过,清风满袖,余韵悠长。 #旅行推荐官 #我为家乡代言 #珞珈山 #静月说文#作家李彦菊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