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8: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参加了这次世界中文大会后,感触很大,在这里先从面上为大家总结几点心得和体会。 (一)积极方面: 1.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方兴未艾,大有前途:一个专业发展的如何,从GJ是否重视就可以看出,而这次大会再次展现了GJ、教育bu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关心。比如从各层lingdao,再到中外大学校长等都有到场,这是一个重要风向标。 2.本硕博培养体制日益成熟:2018年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型博士学位后,我们的汉教专业实现了本硕博贯通,如今又有24个核心期刊开设了“国际中文教育”专栏,这大大振奋了本专业学生研究的热情和动力。 3.国际中文教育目前的重点是培养人的问题,即培养优秀的中文教师,把优秀的中文教师送到学生面前。 4.国际中文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前几年远程教学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教育部门、机构、企业,研发各类的数字媒体等教学资源,这个在语言展览中都可以看到。 5.各类标准日益完善:从2020年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到如今的《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国际中文教材评价标准》《职业中文能力等级标准》《国际中文学前教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国际中文教师在线教学技能标准》,再到《国际中文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等,这些标准让中文教学有了权威的参考依据和评价指标。([赞R]如果你需要这些标准电子版,可以私信老师。) 6.国际中文教育海外市场前程远大:目前全球有84个GJ把中文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截止到2022年12月底,160个GJ和地区建立了492所孔子学院、819所孔子课堂。越来越的海外大中小学相继开设的中文专业,这一趋势并在逐步强化! (二)需要反思方面 1.各个大学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实力参差不齐,比如有的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四年,连一个外国学生都见不到。如果有的学校学生出国教汉语的机会很少,而个别的学校机会大把。 2.大学里的教师在培养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生方面用心不足:很多教师把很多心思花在了评职称、发论文上,对学生关爱欠缺。(不是否认或者反对老师评职称、发论文,毕竟老师们也要生存,也要生活,但希望学校或者老师能更好地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满1000字受限了,下一篇推送接着为你分享)#汉府中文 #汉语国际教育 #孔子学院 #国际中文教育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77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00:00 / 15: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