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跌份儿”,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与戏剧有关吗? 什么是“跌份儿”,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与戏剧有关吗? 北京人管丢面子、失身份叫“跌份儿”,有的时候也说成“丢份儿”。显然,“份儿"这个词有身份、面子、份子的意思。那么,像“跌份儿”这样的词是从何而来呢? 在旧时代的戏曲行业和其他服务行业里,人们的收入是不按工资计算的。当时采取的工资发放制度为:总收入分成份儿,按职位人头发放。以戏班子为例,通常,班主和头牌拿大份。其他成员按照职位类别、人头等条件拿份子。有的人可以拿到几份,有的人甚至只能拿到半份。 后来,在戏剧、服务行业中,便流行起一种说法:得到足份儿的“工资”便是“够份儿”;没拿到足份的“工资”便是“不够份儿”。同种行业之间,必然存在份大份小,身份地位通过所拿份子便一目了然。所以,“份儿”也就成了身份地位,甚至是面子的象征。 那些能够拿到足份“工资”的人,如果“工资”涨了,人们便称之为“拔份儿”;如果“工资”降了,那就意味着“跌份儿”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这种工资制度逐渐被新的劳动体制所代替。“分份”一说便退出了“工资”领域。但是人们却把它拓展到了生活中。借助它的引申义,来指代身份、面子,并一直沿用。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6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9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4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4: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1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9: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9
00:00 / 07: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0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1
00:00 / 17: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6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