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5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第20篇:90后宝妈“诗词背诵挑战”之《爱莲说》。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所创作的作品,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赞美了莲花坚贞的品格,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和胸襟。 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陶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而周则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的心态和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以及众人皆羡富贵的从众心态是存在本质区别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美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实际上,作者借莲的生长环境,暗讽官场黑暗,指出如果想要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周敦颐一生为官正直清廉,数洗冤狱,为民作主;晚年定居庐山,著书明道,洁身自爱,颐养天年,这些都是其身体力行,澹泊明志的体现。 末尾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本来花是不具备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冶,以富贵媚人。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最后进而对“爱”也作出评价:深深地慨叹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呢?借花的特性喻人,并感叹世风日下,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爱莲说 #周敦颐 #初中语文 #出淤泥而不染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