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2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4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4: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高志强1月前
大家好!我叫高志强是你们喜欢的营养博主。 粗杂粮:全谷物,杂豆及薯类。前期学习了全谷物及杂豆,今天继续学习薯类。 薯类 食物种类:土豆,红薯,芋头,山药等。营养价值:薯类的优势在于维生素C含量较高,另外山药,土豆中钾的含量非常丰富,红薯中的胡萝卜素含量突出。 常见搭配推荐:红豆大米饭,小米山药饭,大米红薯饭等。注:如果是想维持现有的身体状态,可以适当混合精制谷物,全谷物,杂豆和薯类,做到粗细搭配,食物多样。如果是想逆转当前的疾病,就需要在充分了解到咱们身体情况后,出具相对应的强化饮食干预方案了。 这里俺必须强调下主食是人体必须的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蔬菜,水果类的膳食纤维含量远不及主食,咱们可以翻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可以查到。 营养学学好不是件容易的事,身体健康的人用营养做好未来的健康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不要讲已患有疾病的人了。讲起来很简单的事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这是口号能做到真不易,没有专业的从业多年的人员不断的指导无法做到。如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需在医院摸爬滚打多年后才能独立操作,营养学的大学生也一样,把所有医疗手段都停了,刚出校门的学生能行吗? 随便讲下,俺的作品当下均是自已写的文案,当然大家也能看出来多多斧正,用渡家剪辑做的包装。期待下期健康厨房之主食05,关注我们一齐走向健康的未来。#科普健康知识 #学习#认知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
平原花生香,岁月暖时光 小时候生长在平原的我,竟从没见过花生的模样。老家的田地都是肥沃的黑土,村里人代代相传,花生喜沙耐旱,得种在山里的沙土地里,成熟后拔起根茎就能收获,收起来省事,平原的黑土黏重,向来不种这东西。那会儿,平原孩子想吃颗花生,简直是件奢侈的事。 每到秋收时节,村里的婶子大娘们就会约着搭伴,天不亮就挎上沉甸甸的竹篮,揣着掺了粗粮的干粮,踏着晨露往几十里外的山里赶——她们是去“溜花生”。所谓“溜花生”,就是等山里人种的花生收完后,在地里仔细搜寻遗漏的果实。那些剩下的大多是秕瘦的小颗粒,偶尔能找到几颗饱满的,她们依旧看得宝贝似的,弯腰弓背在地里扒拉一整天,腰酸背痛不说,到头来也就收获三五斤。可就是这带着泥土气息的花生,不管是清水煮着吃,还是铁锅炒着吃,都透着一股子纯粹的香甜,一家子围坐着抢着尝鲜。 童年最幸福的时刻,是老爸去镇上,他总记着我们馋花生,回来时定会从包里掏出一小袋花生、一把香瓜子,有时还会捎上几个红彤彤、沙甜多汁的西红柿,这些都是我和弟弟最珍视的零食。剥开带着烟火气的花生壳,饱满的果仁嚼在嘴里,香得能让人眯起眼睛。更盼着过年去舅爷家,舅奶总会提前炒好一大盘花生,用粗瓷碗盛着端上桌,油光锃亮的花生带着焦香,我们几个孩子围在桌边,嘎嘣嘎嘣吃得停不下来,那是童年最难忘的香甜滋味。 后来,老爸从朋友那儿讨来了一袋花生种子,执意要在自家二亩地里试试。他翻地时改良土壤,播种、浇水、除草,样样都格外上心。没想不到那年秋天,竟迎来了大丰收!挖花生时,顺着藤蔓拔起,一串串饱满的花生果挂满根茎,带着湿润的泥土香,沉甸甸的压弯了竹篮。 这一下便打破了“平原不种花生”的老说法,第二年村里家家户户都跟着种起了花生。如今,平原上的花生田早已连成大片,绿油油的藤蔓铺满地头,年年都是丰收年。收获的花生除了供应市场、留作种子,剩下的就送到榨油坊,榨出纯天然的花生油。自家榨的油没有任何添加剂,是纯粹的好物,炒菜时香气能飘满整个院子,拌面条、炒青菜都格外鲜香。我们常把这醇香的花生油装在玻璃瓶里,送给亲戚朋友,让这带着平原泥土味的朴实与香甜,顺着情谊传到四面八方,也让这份藏在花生里的岁月暖意,一直延续下去。 日子虽然富足了,村里婶子大娘们依然保持勤俭本色,农闲结伴到田间捡拾遗漏花生。面对老爸的劝说,老妈直言这是庄稼人本分,既唠嗑又惜粮,这份朴实家风随花生香代代延续。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0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