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5
00:00 / 04: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6
【20251020】路透社最新消息: 2025年10月20日路透社电,十月LPR维持不变,四季度或将择期下调,源哥深度解读。 本周一,国内连续第五个月维持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决定反映出在重要会议召开前夕,决策层对推出新货币政策保持谨慎,倾向于保留政策空间,避免过早发力。 尽管本月按兵不动,但央行相关分析认为,未来几周仍可能推出适度宽松举措。路透社调查显示,市场普遍预期第四季度7天逆回购利率将下调10个基点,LPR也将同步下调,时间窗口或在11月或12月。 最新数据显示,第三季度(7-9月)GDP同比增长4.8%,略低于二季度5.2%的增速,经济复苏动能有所放缓。但前三季度累计增长5.3%,已超过全年5%目标的进度,为政策留出腾挪空间。 今年以来,决策层已出台多项结构性支持措施。8月推出家庭与企业贷款利息补贴,旨在提振消费;同时部署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重大投资项目落地,支撑基建与制造业投资。 这些举措体现“精准发力、留有余地”的思路。一方面定向稳内需,另一方面保留应对外部风险的政策储备。韧性较强的出口和活跃的股市,也为政策“后手”提供支撑。 然而,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温,带来不确定性。部分分析认为,这或推动决策层加快经济再平衡,向国内消费驱动转型。 对于后续政策,市场看法不一。澳新银行(ANZ)高级中国策略师指出:“短期内难有新宽松。5%增长目标仍可实现——上半年已增5.3%,下半年只需4.6%即可达标。”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则预计,若出台刺激,规模将控制在5000亿至1万亿元之间,下半年增速或降至4.5%或更低。 本周一至周四,决策层召开闭门会议,讨论“十五五”发展规划等议题。在中美竞争加剧背景下,规划预计将优先发展高科技制造业,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 投资者也在关注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待从中获取明年政策走向的明确信号,尤其是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节奏。#LPR #降息 #十五五 #降息降准 #RRR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0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20251017】路透社最新消息: 2025年10月17日路透社电,我方预计维持基准贷款利率稳定,源哥深度解读。尽管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级,市场普遍预期,下周一我方将连续第五个月保持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不变。政策制定者正保持谨慎,以评估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此前,我方宣布加强稀土出口管制,美方则威胁加征100%额外关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走向将高度依赖中美关系演变及其对经济的实质影响。LPR由20家银行报价形成,是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路透社对27位市场人士的调查显示,所有人预计一年期和五年期LPR将分别维持在3.00%和3.50%不变。这一共识源于央行近期操作的稳定性。在美联储上月重启降息后,我方仍保持七天逆回购利率不变,释放出“按兵不动”的明确信号。荷兰国际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表示:“央行未调整政策利率,LPR大概率将保持稳定。”此外,多位交易员指出,在下周一公布第三季度GDP等关键数据前,央行通常避免进行利率调整,以保留政策灵活性。尽管短期利率不变,市场对年内进一步宽松仍存期待。大华银行经济学家认为,在贸易战加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将维持宽松。央行需确保充足流动性,以支持政府债券发行和实体经济融资。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叠加国内持续的通缩压力,为我方降息提供了空间。她维持年内降息10个基点的预测,并预计存款准备金率(RRR)或再下调50个基点,以释放长期资金、提振信心。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路透社调查显示,第三季度GDP增速或为一年来最低。贸易摩擦正削弱市场预期,增加出台新刺激措施的紧迫性。政策层或在稳增长与应对外部风险之间寻求更精准的平衡。#路透社 #降息降准 #降息 #利率#美联储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67
【20251111】高盛研报: 2025年11月10日,高盛发布三季度互联网巨头财报前瞻,源哥深度解读。受本地生活与即时零售加大投入影响,国内互联网巨头整体利润预计同比下滑31%,降幅较上季扩大。阿里、美团、京东为主要拖累项:阿里因战略性投资预计产生约360亿元亏损,调整后EBITA同比暴跌80%;美团受竞争加剧影响,调整后EBIT预计下滑252%。 尽管短期承压,两大结构性亮点浮现:**AI与云计算正加速成为“第二增长曲线”**。高盛预计,阿里与腾讯将提升AI资本开支,阿里云收入增速有望达+31%,腾讯云增长约+14%。超大规模云服务商表现强劲,反映AI token需求激增与企业支出意愿提升。中国AI模型全球排名持续上升,字节与阿里Token消耗量快速攀升,AI推理需求爆发,带动AI广告、游戏与云服务收入增长,支撑市场对AI主题的信心。 本地生活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主导”阶段**。即时零售亏损或延续至2026年,但投资强度已见顶,亏损预计在四季度起环比收窄。例如,阿里外卖单均亏损有望从9月季度的-5.2元改善至12月季度的-3.5元,验证“投资峰值已过、亏损趋窄”的节奏。 各公司表现分化显著:**腾讯**受益于高利润广告与游戏,盈利韧性最强,被视为核心AI应用载体;**阿里巴巴**具备“全栈AI能力”,云增长提速与客户管理收入稳健,形成“进可攻、退可守”双支点;**拼多多**因Temu在美市场复苏,营收上行空间可观;**美团**短期利润承压,但长期聚焦服务品质与供给差异化;**京东**则依托物流协同,加速改善新业务单位经济模型。 高盛认为,三季度财报标志行业关键转折——市场正从关注短期亏损,转向预期**2026年盈利拐点**。随着亏损收窄与海外业务改善,行业有望迎来修复。投资策略建议聚焦三大主线:**AI与云计算、优质本地生活、高确定性电商**,重点配置腾讯与阿里,同时耐心跟踪美团、滴滴的效率改善进程。#双十一 #阿里巴巴 #腾讯 #京东 #美团
00:00 / 03: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80
【20251112】摩根大通研报: 2025年11月9日,摩根大通发布研报,解读国内一线城市取消住房限购的可能性及市场影响。此次猜测源于11月8日《中国房地产报》一篇被迅速删除的评论文章,文中建议“清理楼市不合理政策步子要快一点”,引发市场对北京、上海、深圳和三亚可能放宽限购的广泛预期。 摩根大通指出,“清理不合理政策”并非新提法,但当前楼市持续恶化,销量、价格与投资全面下滑,迫使决策者考虑进一步放宽一线城市的限购措施。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较峰值已下跌38%,2025年以来累计跌9%,近三个月平均月跌幅达1.6%,若延续趋势,隐含年化跌幅高达19%。尽管自2024年9月起政策层多次呼吁“止跌回稳”,目标仍未实现。 报告认为,即便一线城市取消限购,其提振效果也仅是短期。在小摩的“潜在政策方向”矩阵中,取消限购属于“第一级”措施,虽可能在1-2个月内刺激交易量回升、房价暂时企稳,但难以推动持续复苏。广州和杭州已全面取消限购,但初期回暖后市场再度下行,价格未见实质性反弹,印证此类政策边际效应有限。 摩根大通强调,真正实现“止跌回稳”需出台“第三级”强刺激政策。其政策分级如下:一级为取消限购、限售及信贷放松;二级为扩大城中村改造中的库存收购或现金补偿,但当前规模与覆盖面仍不足;三级则为核心关键——**决策者明确释放房价企稳信号**,或推出**全国性楼市支持计划**。 报告回顾,北京、上海、深圳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已推出多项渐进放松政策,但面对房价加速下跌,这些举措显得乏力,未能扭转趋势。 综上,摩根大通指出,市场关注的焦点不应仅是限购是否取消,而在于决策层是否展现更强决心,采取“第三级”措施稳定房价预期。仅靠“第一级”政策无法支撑持续复苏,真正的市场拐点,将取决于高层是否出手引导房价回归稳定。#房地产 #楼市 #一线城市 #取消限购 #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7
00:00 / 04: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20251020】路透社最新消息: 2025年10月20日路透社电,最新房地产数据透视,源哥深度解读。国内9月新房价格疲软,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行业对整体经济增长的拖累。 9月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4%,跌幅较8月的0.3%扩大;同比下跌2.2%,略好于8月2.5%的跌幅。国家统计局监测的70城中,63城环比下跌,61城同比下行。二手房方面,一线城市同比跌3.2%,二线城市跌5.0%,三线城市跌5.7%,市场全面承压。 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7706亿元,同比下降13.9%;其中住宅投资降12.9%。房屋施工面积下降9.4%,住宅施工面积降9.7%;新开工面积45399万平方米,大降18.9%,反映房企投资意愿低迷。销售方面,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658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销售额63040亿元,下降7.9%。尽管降幅小于投资,显示去库存略有进展,但整体仍处下行通道。 资金端持续紧张。1—9月,房企到位资金72299亿元,同比下降8.4%。其中国内贷款降1.4%,利用外资骤降37.3%,自筹资金降9.3%,定金及预收款降10.3%,个人按揭贷款降10.6%,显示购房者信心不足,融资环境依然严峻。 传统“金九银十”旺季未能扭转颓势。尽管开发商在国庆期间加大促销,但自2021年以来的长期低迷已严重削弱消费者预期,购房观望情绪浓厚,拖累家庭支出与经济复苏。 为稳增长,决策层近两年多次出台支持政策,包括下调房贷利率、推进城中村改造、放松限购等。地方亦积极跟进,但市场反应平淡,复苏乏力。 分析师普遍认为,房价与投资或需至2027年甚至更久才能企稳。野村预测,在2026-2030年“十五五”规划期间,政策层或将推出更系统性举措,以应对房地产调整带来的深远影响。#房地产 #放价 #路透社 #新房 #二手房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13
【20251027】路透社最新消息: 2025年10月27日,路透社市场综述,源哥深度解读。黄金价格周一下跌,因美元走强以及大国贸易紧张局势缓解的迹象打压了这种避险金属,同时投资者在等待本周晚些时候世界主要央行会议的货币政策线索。截至北京时间周一上午9:58,现货黄金下跌0.7%,报每盎司4082.77美元。美国1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则下挫1%,至4095.80美元。美元兑日元攀升至两周多以来的最高水平,进一步削弱了黄金对持有其他货币投资者的吸引力,因其提高了以美元计价资产的购买成本。市场情绪的转变源于周日传出的重要消息:大国高级经济官员已为大国领导人拟定一项贸易协议框架,待本周晚些时候正式敲定。这一进展被视为意外利好,显著缓解了此前笼罩市场的贸易忧虑。分析师指出:“大国之间达成潜在贸易协议确实出乎市场预料,整体上为风险资产注入了积极情绪。但反过来看,这种避险需求的降温自然对黄金构成压力。”随着地缘经济紧张局势缓和,此前推动金价上涨的部分动力正在减弱,市场情绪正从极度乐观转向中性。不过,分析师仍对黄金的长期走势保持信心。他们强调,支撑金价的核心逻辑并未改变——即市场对未来宽松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广泛预期。“只要这一宏观背景持续,黄金的上行趋势就应得以维持。”此外,市场普遍预测美联储将在周三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一预期也因上周五公布的低于预期的通胀数据而进一步强化。由于降息已被充分定价,投资者的焦点将转向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尤其是他对未来利率路径的前瞻指引。从资产特性来看,黄金作为不产生收益的资产,通常在利率下行周期中更具吸引力。因此,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整体环境,仍被视为金价中长期走强的重要支撑。#黄金 #黄金走势 #降息 #关税 #地缘政治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11
【20251028】花旗研报: 2025年10月24日,花旗研报之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源哥深度解读。国内房地产业的新发展模式是决策层在“十五五”规划期间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以民生为核心进行重塑的战略焦点。这一新模式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驱动力的一次深刻转变,即房地产业的经济角色已从过去的 **“驱动经济增长”** 转向 **“促进更美好的生活”**,并将重心置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之上。 新模式的核心是 **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行业正由“盖房子”转向“提供全生命周期居住服务”。三大支柱支撑转型:一是推广“好房子、好服务”,提升居住品质,利好产品力强的头部房企,如华润置地、中海地产;二是构建商品房、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三位一体的供应体系,目标将后两者供应占比从当前30%提升至约45%,实现“住有所居”;三是建立“人房地钱”联动机制,依据人口流动优化土地、住房与资金配置,推动城市更新以改造为主,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技术和BIM应用。 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减弱。增长动力已转向制造业和“新质生产力”,2025年9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滑22%,但未拖累整体经济。行业占GDP比重预计降至约13%,远低于32%的峰值。政策重点不再是刺激,而是防范风险,通过市场化调节、局部宽松和城市更新稳定核心城市市场。 尽管宏观地位下降,房地产仍关乎社会与金融稳定。住房占居民家庭资产的66%,房价下跌易打击消费信心,尤其影响中低收入群体。预计2026年,政府或通过加强社保、调节M2等方式,间接支持核心城市房价,稳定居民预期。 总体看,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是一场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推动行业从投资驱动转向民生与质量驱动。未来市场将更青睐产品优质、服务能力强、运营可持续的企业,行业将进入规模收缩、结构优化、更健康可持续的新阶段。#房地产 #房价 #房价下降 #房价走势 #房价预测
00:00 / 05: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87
【20251106】金融时报最新消息: 2025年11月6日,金融时报电,黄仁勋称我方将“赢得”与美方的人工智能竞赛,源哥深度解读。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日在《Financial Times》采访中直言:“我国将赢得人工智能竞赛。”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科技企业的掌舵人,这一表态被视为对中美AI格局最明确的预判。 黄仁勋指出,我国在AI发展上具备显著优势——尤其是极低的能源成本和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正被“悲观主义”情绪笼罩。他在《Financial Times》“人工智能的未来”峰会间隙表示:“我们需要更多乐观精神。”他特别批评美国各州纷纷推出AI新规,可能催生“50项监管政策”,严重抑制创新与规模化落地。 而我国正通过大规模能源补贴,为AI基础设施提供强力支撑。据《Financial Times》报道,政府已加大对字节跳动、阿里、腾讯等企业数据中心的电力优惠。知情人士称,因国产芯片能效较低、运行成本高,多地已强化电价激励,以降低企业负担。 尽管华为、寒武纪等国产AI芯片性能尚不及英伟达产品,但低廉的电力成本有效弥补了差距。“电力相当于免费,”黄仁勋直言,这种基础设施优势正转化为战略竞争力。 此前,黄仁勋已多次警告,美国AI模型对中国的领先正在迅速缩小。他呼吁美方放宽芯片出口限制,认为开放市场才能维持全球对其技术的依赖。但现实恰恰相反——特靠普重申禁止英伟达向我方出售最先进的Blackwell芯片,强调“最尖端技术不会让任何外国获得”。 这一禁令反而加速了我国技术自主进程。英伟达虽试图通过降规芯片和上缴部分销售额(如15%收益)换取准入,但美方尚未出台相关监管细则。 自今年1月DeepSeek发布高性能大模型以来,硅谷震动。资源更雄厚的OpenAI、Anthropic等公司,是否还能守住技术壁垒,已成为激烈争论的焦点。 黄仁勋的判断揭示了一个现实:AI竞赛的胜负,不仅在算法与模型,更在于能源成本、政策协同与长期投入的战略定力。#黄仁勋 #英伟达 #电力 #国产芯片 #国产替代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3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15
【20251028】彭博社最新消息: 2025年10月28日,彭博社电,上证突破新高,金价收复失地,源哥深度解读。在大国就关税、运费和出口管制达成一系列贸易协议后,上证指数周二突破4000点,创下2015年8月以来新高。 此次突破标志着市场乐观情绪升温,主要受贸易进展与人工智能热潮推动。过去十年,上证长期在3000-4000点区间震荡,此次冲破上限引发关注。然而,涨势能否转化为实体经济动能仍存疑问,市场对行情持续性及AI驱动行情是否过热也存担忧。若当前外交缓和仅为短暂现象,或引发投资者获利了结。 与此同时,黄金价格强势反弹,现货金周二上涨0.7%,报4009.39美元/盎司,重返4000美元关口上方。前一日金价曾暴跌超3%,创10月10日以来新低。美国12月黄金期货涨0.1%,报4022.10美元。美元指数下跌0.1%,降低非美货币持有者的购金成本,支撑金价回升。 分析人士指出:“此前观望的买家正被当前价格吸引入场,美元走弱也为黄金提供喘息空间。”市场焦点转向美联储政策。若本周降息同时释放鸽派信号,将利好黄金;反之,若大国领导人会晤取得进展,或削弱黄金避险需求。 地缘合作方面,特靠谱开启亚洲之行,在马来西亚宣布与四个东南亚国家达成贸易及关键矿产合作。随后,美日签署关键矿物与稀土供应链框架协议,旨在加强开采、加工及供应链安全,保障可再生能源、电子与汽车等产业供应。 上周末,两大国高级经济官员已敲定贸易协议框架,待领导人本周会晤最终确认。这一系列进展共同推动全球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成为股市与金价联动上行的重要背景。尽管短期情绪乐观,但政策走向与地缘局势的不确定性仍提醒投资者保持谨慎。#上证指数 #黄金 #金价 #特朗普 #稀土
00:00 / 03: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