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佳1周前
《诗经·鲁颂·閟宫》《诗经·鲁颂·閟宫》是《诗经·鲁颂》的第四篇,也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诗。全诗共九章,一百二十句,内容以歌颂鲁僖公的文治武功为中心,同时追溯周族起源和鲁国建国的历史,充满浓厚的宗庙祭祀色彩和政治颂美意味。背景与主题创作背景:一般认为此诗创作于春秋时期,旨在赞美鲁僖公(前659–前627年在位)恢复疆土、振兴鲁国的功绩,尤其是他在对抗淮夷、巩固国防、修缮宗庙等方面的贡献。主题:通过祭祀场景和历史追述,宣扬鲁国正统性(周公后裔)、歌颂君主功业,并祈求天佑鲁邦。结构与内容概要全诗分九章,层层递进:第一章追述周族始祖姜嫄生后稷、后稷奠定农业根基的神话,强调周族受命于天的正统性。第二章叙述周文王、武王克商建周,周公旦受封于鲁,建立鲁国的历史。第三章描写鲁国初建时的强盛,以及鲁僖公复兴祖业、修缮宗庙的举措。第四章赞美鲁僖公的军事才能,收复失地、征服淮夷的功绩。第五章描述鲁国疆域辽阔,包括泰山、龟蒙、凫峄等山岳与沿海之地。第六章记载鲁僖公与诸侯会盟,巩固外交,恢复周公时期的威望。第七章描写鲁国武力强盛,保有凫峄、徐宅等地,淮夷顺服。第八章歌颂鲁僖公的德行与长寿,祝福鲁国昌盛。第九章以祭祀场景收尾,强调鲁僖公敬天法祖,获得天佑,永享福禄。艺术特色史诗性叙事融合神话、历史与现实,构建了从周族起源到鲁国复兴的宏大叙事,类似《大雅》中的民族史诗。铺陈与夸饰大量使用铺排手法(如山川疆域、军事行动),通过夸张的语言突显鲁国的强盛与僖公的功绩。宗庙祭祀的庄重氛围诗中多次出现祭祀场景(如“秋而载尝,夏而楅衡”),强化礼仪的肃穆与神圣性。语言与修辞多用叠字、对仗与比喻(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句式整齐而富有韵律感。名句赏析“泰山岩岩,鲁邦所詹。”以泰山之巍峨象征鲁国的稳固与崇高,成为后世歌颂泰山的经典意象。“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体现鲁国对抗外敌的武力之盛,后被《孟子》引用,强调华夏正统的防卫意识。“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强调鲁国恪守祭祀传统,彰显对礼乐文明的继承。历史价值政治宣传:诗中对鲁僖公的赞美可能含有夸大成分,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通过诗歌塑造君主形象、强化统治合法性的需求。文化记忆:保留了周族起源、鲁国建国等历史记忆,是研究周代历史与礼乐文化的重要文本。地理信息:诗中提及的山川(如泰山、龟蒙)与疆域,为考证春秋时期鲁国地理提供了线索。争议与解读作者问题:旧说为鲁国大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泰山为什么能称作五岳独尊?他有那些过人之处?为什么万众敬仰? 泰山这个名字,有文可考,来自于诗经,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所以至少在西周的时候,泰山已经是赫赫有名。 司马迁写了一篇封禅书,里面讲了一个故事,说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后,产生了去泰山封禅的念头,结果管仲反对,管仲说,不合适吧,三皇五帝,尧、舜、禹,商汤,成王,那是受命于天,功德盖世,才得以封禅的。言下之意,你还不够格!齐桓公说,寡人,北伐山戎,西伐大夏,南伐召陵,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难道寡人还没有资格吗? 所以到孔子的时候,泰山是不能随便祭祀的,论语里面说,季氏旅于泰山,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孔子痛心疾首,我们在论语全文解读46期讲过。 在孔子心中,泰山是一座神山。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是仁者,他当然登过泰山。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而且,孔子登泰山还留下了一个有名的故事:有一次孔子从泰山脚下经过,遇到一位老妇人,家人都被老虎吃光了,孔子说,你怎么还不离开这里呢?老妇人说,只有这里没有繁重的徭役和赋税啊!于是孔子说了一句名言: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和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孔子快死的时候,他说:泰山其颓乎!粱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子贡赶到,子贡说,泰山要是崩了,我们仰望什么啊?哲人要是枯萎了,我们怎么办啊?孔子说,赐啊,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啊!为师就要见不到你了!七天之后,孔子去世! 后来子贡是怎么称赞孔子的呢?子贡说,我们老师,那是泰山,那是日月,怎么称赞都不过分,譬犹两手捧土而附泰山,日月也,无得而逾焉!所以后来《新唐书·韩愈传》说,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这个说法应该是化用了孔子的典故。 司马迁在写孔子世家的时候,引用了诗经中的两句诗来赞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司马迁心中,那座高山也许就是泰山! 后来诗圣杜甫游览泰山,写下了一首千古名诗,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古今帝王泰山封禅,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已经不是其他名山大川能够比拟的,而且在泰山之下,还出现了孔子这样一位大圣人,万世师表,万众敬仰,在世人心中,孔子就是泰山,就是北斗,而且他的学说,是真的做到了独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北宋的徂徕cú lái先生为泰山冠名五岳独尊了吧!#泰山
00:00 / 05: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1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5
00:00 / 06: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诗经云:“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泰山,以恢弘巍峨的气势,以独有文化底蕴而蜚声海内外,为世人所敬仰。在泰山脚下,羊祜故里,这就是山东天源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在地。 山东天源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2013年在原山东天源重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集团公司,旗下成立(4个子公司)泰安力之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新泰市鲁源机械有限公司、泰安市润玉物流有限公司、新泰市天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西依巍峨壮丽的五岳之首—泰山,身处羊祜的故里,公司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注册资金:3.68亿元,总资产近1.4亿元,员工280余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35人,主要从事钢结构的制造、安装、改造,单双梁桥式、门式、防爆、冶金铸造、欧式及各类电站起重机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等业务,拥有各类生产工艺设备和检测设备,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证书,整体规模和效益在国内同行业中力拔头筹。 我公司的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工艺流程、质量检验、售后服务等都有效的置于质量体系的控制之下,并在国内各地建有销售、售后服务网络一百多家,能有效、迅捷的为用户提供产品的售前咨询、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维修保养等一站式服务,公司先后研发生产了QE300T(150T+150T)TMB专用起重机和室内58m及49.5m大跨距起重机、QD150T桥式起重机、QB50T防爆桥式起重机、MG80T门式起重机、MGC50T电磁门式起重机、TLQ160T提梁门式起重机、QDY74T(吊运熔融金属)、YZ240T冶金桥式起重机、新中式(欧式)起重机、QDT型堆垛起重机、QDD型焙烧多功能起重机、SXG16+16T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LB10T防爆梁式起重机、LDY10T(吊运熔融金属)等达到国内水平,都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特别是我公司自行研发的QSZ型印染流水线专用全自动智能起重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充分显示了我公司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公司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自成立以来,以团结、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创世界名牌的企业宗旨。坚持质量是根、诚信是本,务实求真,科技创新的经营理念,科学决策科学管理,铸就了公司务实、拼搏、开拓、创新的企业品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山东省企业信用协会吸收为会员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木岛主1月前
孔子博物馆。一、鲁国 黄海之滨,泰山岩岩,大河汤汤。山东地区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西周初年,周公旦获封于洙泗之滨的商奄(曲阜)故地,建立鲁国。因其留居都城辅佐成王,改由长子伯禽代为受封。 分封之初,鲁国被特赐天子礼乐,以强化鲁国"为周室辅"的政治功能。伯禽到任,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策略在鲁国推行周礼,促进了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汇。 即使在诸侯称霸、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鲁国仍较多地保存了西周的礼乐制度。 二、孔子家世 孔子十四世祖微仲,是宋国第二代国君。 十世祖弗父何是宋闵公长子,却没有继承君王,转为卿大夫家族。 六世祖孔父嘉(名嘉,字孔父)担任宋国司马,执掌军事。 根据周代“五世亲尽,别为公族”的宗法制度,当家族与国君血缘关系超出五代后需另立氏族。于是取始祖孔父嘉之字“孔”为氏。 所以孔子为子姓(商朝王族之姓),孔氏,表明是“子”姓的分支。 孔子曾祖孔防叔,也就是孔父嘉的曾孙时,被迫搬离宋国,依附于鲁国的臧氏家族。 从此成为最低级的贵族——士人了。 三、孔子经历 1,赶赴周都洛阳考察礼乐,问道于老子。 2,任中都宰,百姓教化。 3,升任大司寇,参与夹谷会盟。 孔子大司寇像:眼露白鼻露孔唇露齿耳露轮,异于常人,属圣人之姿。 4,堕三都功亏一篑,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愤然离开鲁国,周游列国。 5,十四年间,孔子历尽艰辛,到过卫、曹、宋、郑、陈、蔡等国,但其政治抱负均未得以施展。 6,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七十三岁,病重,子贡前来探望。孔子叹道:"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七天后,孔子离世。 四、孔子成就 1,删述六经 暮年归鲁之后,孔子开始系统整理尧舜以来的文献典籍,删定、编纂、研习《诗》《书》《礼》《乐》《易》《春秋》等著作。孔子以此为教材教育弟子,精通六艺的学生有七十多人。以上六书被后人奉为"六经"。 2,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以中庸为方法,引导人们建设一个美好的大同世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轴。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