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37
成都武汉那么强,为什么还要被分权? 中国省份的发展思路正在发生一个挺大的变化!以前很多省都拼命把资源往省会堆,搞“强省会”,现在则开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培养“省域副中心城市”。这不光是名字变了,意味着发展模式从“一城独大”转向“多核驱动”。 国家层面也多次发文支持这个方向。为啥要这样变?因为大家发现,如果一个省里只有一个大城市,资源过度集中,会带来不少问题。像吉林、宁夏,差不多一半的经济总量都集中在省城。成都的经济体量甚至是省内第二大城市绵阳的五倍多。这虽然能让省会很快壮大,但长远看不利于整个省的区域协调。 所以,“培育省域副中心”本质上是一种分权,让省里其他有潜力的城市也能成长起来,和省会协同发展。像湖南就直接给岳阳、衡阳下放了14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还由省委常委兼任岳阳市委书记,这支持力度挺实在的。湖北很早就在打造襄阳和宜昌两个副中心。四川这几年也确定要建设绵阳、宜宾-泸州组团等省域副中心。 不过,并不是所有省份都适合马上搞“多中心”。对于济南、南京这样在省内经济占比还不高的省会,或者像江西、广西、云南等省会自身实力还需要进一步壮大的省份,当下可能仍需继续提升省会城市的能级。这就像“强则兼顾,弱则核心”,发展阶段不同,策略也得灵活调整。 这种转变挺聪明的。它既肯定了大城市继续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性(比如支持超特大城市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也鼓励有条件的省份通过培育副中心来带动更广泛的区域发展,让更多人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浙江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并支持温州打造“全省第三极”,就是很好的例子。 总之,从“一城独大”到“多核驱动”,体现的是发展思路的与时俱进,目的是让发展的成果更普惠,区域更协调。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64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66
00:00 / 08: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