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圭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核心的玉礼器之一。 它是 “六瑞”(璧、琮、圭、璋、璜、琥)之首,是统治阶级在【祭祀、朝聘、封赏、丧葬】等重大礼仪活动中使用的重要信物和等级象征。 象征着 权力、身份、等级秩序,是王权和贵族身份的体现。 2. 基本形制特征: 主体形状:通常呈扁平长条形 首部(顶端):最常见的是平直的(称为“平首圭”)。但早期(如新石器时代至商周)也常见尖锐的(称为“尖首圭”),可能源于工具或武器(如石斧、石锛)的演变。少数也有圆弧形或其他形状。 底部:相对平整。 整体:一般上端稍窄,下端稍宽,形成一种稳重感。整体线条简洁、规整、对称。 3. 尺寸: 尺寸变化较大,从十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甚至更长。具体尺寸常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相关(如《周礼》中有记载不同等级使用不同尺寸、颜色的圭)。 4. 材质: 以各种玉石制成,早期多用地方玉种(如闪石玉、蛇纹石玉等),后期尤其是商周以后,以和田玉(尤其是青玉、青白玉)最为珍贵和常见。 5. 功能与用途: 祭祀礼器:祭天、祭地、祭山川神灵。 朝聘信物:诸侯朝见天子、诸侯国之间互访时手持的凭证(“执圭”)。 身份等级象征:不同形制、尺寸、纹饰(甚至玉质、颜色)的圭代表不同的爵位和身份等级。 封赏凭证:天子分封诸侯、赏赐功臣时赐予。 丧葬用器:作为重要的陪葬品,体现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常置于墓主身体两侧或棺椁之上)。 汉代以后:圭的功能逐渐转向象征性,更多地作为道教法器或吉祥陈设品,与长生、升仙等观念联系。 6. 历史演变: 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如龙山文化、齐家文化),早期形制较原始、粗犷,多为尖首,可能由实用工具演变而来。 发展高峰(商周时期):商周是玉圭制作和使用的高峰期,形制逐渐规范(平首圭成为主流),工艺精湛,纹饰开始出现(如弦纹、兽面纹等),等级制度严格。 延续与转变(春秋战国至汉代):继续作为重要礼器,纹饰可能更复杂(如谷纹、蒲纹、云纹等),但形制基本保持。汉代以后,其作为严格礼器的功能逐渐弱化。 后世:后世(尤其宋明清)有仿古玉圭制作,多为仿商周形制,用于收藏、陈设或宗教仪式。 #古代玉器 #中国古代玉器 #古玉老玉 #高古玉 #古玉
00:00 / 09: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3: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4: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8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4: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