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8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6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符箓是天书吗? 符箓的产生与完善,是历代道士对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的参悟与省视的结果。当道士们在观察天上云彩之变化,记录种种云气潇洒自如的图形,名曰“天书”,谓之“云篆”之时,亦即道法自然的结果。从艺术风格上看,这类文字或形似篆书,或神似狂草,其中杂以云气、星图,看上去气韵生动,造型奇异,飘逸自如,带着神秘的仙风玄韵,充分显示了道教超凡脱俗的精神特征。可以说,云篆天书这种图像符号是中国道教最鲜明、独一无二的文化标志,也是世界宗教文化和图像艺术中的一只奇葩。在道教各种科仪法会、炼养修持中,随时随地都可见到、感受到云篆天书图像对我们视觉上的冲击,并显示着那些神符灵图中包含的神秘而玄妙的存在。 对于一般人来说,犹如天书,无法辨认,连宋代大书法家苏轼也望字兴叹,他在《天篆记》中说:道士之书“笔势奇妙,而字不可识”。民间也有“鬼画桃符”的谐谑之语。 这类云篆没有任何后世文字的特性,更多的是一种玄奇的意象表达。如果没有道士们的以隶解篆的方法,基本无法识读。 这些经文用于持诵,又变为咒语。咒语难以理解,又称为大梵隐语无量音。 这些云篆内涵了修炼的奥妙,一方面可以使死者在阴间得到超度,另一方面使生者在人间有禳灾避难之用。 道符是由汉字、图案、符号所构成的,因此许多符箓是可以解读的。既使是那些由云篆天书构成的符图,也是能够辨析的。陆修静曾指出:“凡一切符文,皆有文字,但人不解读之。若解读符字者,可以录召万灵,役使百鬼,无所不通也。 当下很多学术著作在讨论唐宋考古发现的墓葬石刻时,都会研讨与道教符箓有关的“天文”,在《道藏》文献中,也可以找到相关解读。#国学文化 #学习中国文化知识 #传统文化知识 #民俗文化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4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09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1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