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95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8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喜马拉雅的牧民不会认可在秀展上跑圈的“藏獒”就是他们赖以谋生的伙伴。 一句话:“功能决定形式,而非形式决定功能。” 现代品种大多源于早期人类的特定需求。古人没有品种的概念,也无审美的追求,他们评判狗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具备所需的功能。有用的狗留下来繁衍,没用的则被抛弃。经过一代代筛选,最终形成了适应不同环境和需求的种类。 然后西方人在十九世纪末来了,像掠夺殖民地一般把世界各地的狗带回欧美,以这些狗为基础划分品种、制定标准。比如藏獒于1906年由英国犬协首先注册为品种,如今美国的藏獒和我国的是否一致。 然而和殖民一样,西方的犬种标准给原生种群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一,西方的标准基于小部分进口的种群,无法代表原产地的全貌,在制定中忽视了外观不同但功能相似的个体。比如在土耳其常见的牲畜护卫犬,为了迎合西方犬协对统一外观的追求,土耳其人以部分狗为标准注册了坎高犬,其它牧羊犬则不被认可。 二,西方人远离犬种的原生工作环境,标准制定浮于表面,强调外观、忽视功能。在原产国,因为环境和需求的差异,同品种的狗常常展现出不同的结构。事实上,在十九世纪火车出现前,由于地理隔绝,沙俄各地区有着不同类型的猎狼犬。目前高度统一的苏俄猎狼犬是这些猎犬杂交的结果,但它们还能像祖先一样狩猎吗? 如今狗的世界非常割裂:一方面,原产地仍在用数千年选育而成的狗工作;另一方面,西方人把这些狗带到欧美,用血统证书赋予它们地位,却剥夺它们的使命。喜马拉雅的牧民不会认可在秀展上跑圈的“藏獒”就是他们赖以谋生的伙伴。 最后,还有另一类犬种,发轫于二十世纪,因为现代人对陪伴和外观的需求而生。比如捷克狼犬,最初是为了改良德牧,却因为狼的外观而迅速出圈。如今的捷克狼犬鲜少用于工作,更多的只是运动能力出众的宠物。 捷克狼犬或许代表了未来犬种的发展:通过杂交现有种群,定向培育出符合当代审美的新品种。在这个过程中,原产地的工作犬被用作基因素材,但它们的功能却被扫到了一边。#藏獒 #中国藏獒 #护卫犬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7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8: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8: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