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背后的湾区融合大棋,远比赛事更动人 当十五运会的圣火在广州点燃,这场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盛会,早已超越了体育本身的意义。你敢信?“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联手办全国最高规格运动会,这在全球都是头一回。看似一场体育狂欢,实则是一盘关乎区域融合、国家发展的战略大棋,每一步都藏着深意。 最戳人的,是那些藏在赛事里的“融合细节”。自行车赛跨越港珠澳大桥,6次过口岸却能“不踩刹车”飞驰而过,智能手环凭技术实现秒速通关——这哪里是简单的比赛,分明是三地监管互认、信息互通的实战演练。还有四城同传的火炬传递,从香港到澳门,再到广州、深圳,每一步都在诉说“大湾区是一家人”的默契。 回顾历史就知道,体育赛事从来都是城市发展的“加速器”。广州借六运会催生出天河CBD,凭九运会拉开城市骨架,靠亚运会坐稳“北上广深”席位。而这次十五运会,更是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催化剂”:深中通道、广深港高铁织就的“一小时生活圈”,“港车北上”“澳车南下”的政策便利,再加上赛事带来的跨境人流、物流畅通,让“硬联通”更扎实,“软联通”更暖心。 更重要的是,这场盛会让“大湾区人”的归属感越来越强。6000名内地选手赴港澳参赛,3000名港澳选手来内地竞技,专用通道、证件通办、门票急事急办——这些贴心安排,让跨境流动越来越“无感”。当大家为同一场比赛呐喊,为同一个荣誉骄傲,地域的界限正在慢慢消融,凝聚力在不知不觉中升温。 说到底,十五运会承载的是国家战略的深意。大湾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需要这样的契机打破壁垒、优势互补:香港的金融与高校资源,珠三角的产业转化能力,借着赛事的东风深度融合,才能释放最大潜力。而这场盛会探索出的协同经验,终将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宝贵样本。 圣火会熄灭,但融合的火种只会越烧越旺。十五运会不仅给大湾区留下了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协同机制,更在每个人心里种下了“一家人”的种子。相信借着这场盛会的东风,粤港澳大湾区终将成长为世界级的城市群,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协同新篇章。#全运会#十五运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十五运“一线跑腿姐”玲儿新鲜速递一一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柯岚: 粤港澳三地在跨境赛事、口岸通关、竞赛组织及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紧密协作,保障了赛事筹备的无缝衔接。行走澳门,全运氛围扑面而来:街头巴士车身上的“喜洋洋”“乐融融”笑意盈盈,特许商品零售店里客流不断,具有澳门特色的限定纪念品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票务方面,我们采用“一个平台,三地购票”模式,澳门赛区共提供超过35万张门票,目前部分热门赛事场次门票已售罄,其余门票将通过多渠道持续销售至赛事结束,确保公众顺利购票观赛,共享全运激情时刻。 11、12月的澳门盛事连连,除了全运会各项精彩体育比赛,第72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第25届澳门美食节、塔石艺墟、2025澳门国际光影节,将为市民和游客打造多元化的“文体旅”体验模式,让大家深度感受澳门世界遗产历史城区、“东亚文化之都”和“世界美食之都”的独特魅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全运会主要举办场所——包括比赛场馆、主新闻中心、运动员驻地等,均设置了澳门文化展示区,还会同步开展非遗体验工作坊,让全运热潮与澳门文化碰撞出别样火花、相得益彰。 我们诚挚发出邀请,期待全国各地的游客以及媒体朋友们,在这段时间走进澳门:既观赏精彩绝伦的全运会赛事,也多维度体验澳门的特色文化与城市风貌,澳门赛区热烈欢迎您! 🎬 视频末尾福利!十五运会跳水男子双人3米板决赛粤将摘金!广东海印组合黄博文/谢思埸强势夺冠高光时刻,快戳视频回看,感受全运赛场的热血与荣光~(视频拍摄、制作:金玲)#跟着全运逛湾区 #粤分享粤精彩 #十五运会 #黄博文 #铃儿响叮当金玲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