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岚峰1周前
锚点 | 鸟和恐龙,一场跨越亿万年的“认祖归宗” 您的主要研究成果是说 确认了鸟类是恐龙的后裔 这个结论 它是经过斗争才建立的 所以是经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1868年的时候 赫胥黎就提出了 鸟类起源于恐龙这个假说 过了几十年之后 有人就开始把这个学说 慢慢推翻了 就提出了一个槽齿类起源假说 它就是说鸟和恐龙 可能有共同祖先 鸟并没有直接从恐龙(演变)而来 它们是一种姊妹群的关系 那后来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美国另外一位著名的恐龙学家 约翰·奥斯特罗姆 他通过对一些新发现的 小型的恐龙 他发现这些小恐龙 和鸟非常相似 做了详细的解剖学 比如说翅膀上面 或者手上面 它有三个手指 每个手指的指节的数量 和始祖鸟 最早的鸟 实际上已经非常相似 始祖鸟是哪年发现的 始祖鸟是1861年 1861年 对 1861年 第一件始祖鸟化石 约翰·奥斯特罗姆是研究恐龙的 他大概有一年时间在德国 研究了始祖鸟 后来他在1976年的时候 写了一篇比较有名的文章 代表了鸟类起源于恐龙学说的复兴 再随后就发生了其它的很多发现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来自于中国的化石发现 大概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在我们国家发现了很多长羽毛的恐龙 比如说顾氏小盗龙等等 因为过去认为 羽毛是鸟所特有的 那化石不是这样 所以正因为有了羽毛 当然还有一系列骨骼方面的相似性 所以我们建立了 很多从恐龙到鸟类的这种演化序列 我们发现了一系列的过渡的类型 填补了中间的一些演化上的空白 这个发现实际上持续了几十年 我实际上发现第一只鸟是1990年 那比长羽毛的恐龙发现要早 原来我一开始研究鱼化石 后来就是开始研究鸟类化石 所以从1990年开始发现 到今天已经三十多年了 所以命名了也有几十种早期的鸟类 科学家对话科学家,《锚点》节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袁岚峰对话周忠和院士,东方卫视9月10日周三22:00、新闻综合频道9月11日周四22:30播出。25分钟的全片可见于上海广播电视台“看看新闻”网站(https://www.kankanews.com/detail/g4QZD0oWN2Y)、app以及视频号,本片为精彩片段之一:鸟和恐龙,一场跨越亿万年的“认祖归宗”#知识前沿派对 #古生物学 #恐龙 #鸟类 #化石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3
袁岚峰2周前
从恐龙到鸟类,藏着什么演化密码? 鸟就是恐龙 所以恐龙并没有灭绝 请问这种说法对吗 鸟是从恐龙变来的 这是没问题的 但是已经变成鸟类之后 我们不再把它叫恐龙了 为什么您对进化论这么关心 古生物学实际上 和进化生物学是密切相关的 很多人认为是叫适者生存 这个适应更多是被动的 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 所以进化实际上 没有一个必然的方向 人的出现有规律 但是有极大的偶然性 我看到了我的爱恋 我飞到她的身边 我捧出给她的礼物 那是一小块凝固的时间 时间上有美丽的条纹 摸起来像浅海的泥一样柔软…… 《三体》中歌者的这首歌谣,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对古生物学的描述。而近年来,古生物学一个重大的成果,就是确认了鸟类是恐龙的后裔。甚至有不少人认为,鸟类就是恐龙,所以恐龙没有灭绝!#恐龙 #鸟类 #古生物学 #进化论 #知识前沿派对 我的朋友和同事、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老师,就是这项研究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最近获得2025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他曾经担任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对古生物学和进化论的科普也充满热心。今天,我们就来访问周忠和老师。 科学家对话科学家,《锚点》节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袁岚峰对话周忠和院士,东方卫视9月10日周三22:00、新闻综合频道9月11日周四22:30播出。本片为30秒的预告片,25分钟的全片可见于上海广播电视台“看看新闻”网站(https://www.kankanews.com/detail/g4QZD0oWN2Y)、app以及视频号。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4
00:00 / 16: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3: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8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有许多珍贵的必看展品,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化石: •原始中华龙鸟化石 :它是第一件被报道长羽毛的恐龙化石,于1996年在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被发现,其毛发与鸟类羽毛具有同源关系,是研究恐龙到鸟类演化过程的重要环节,对科学界认定鸟类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提供了关键证据。 •合川马门溪龙化石 :这是我国特有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1972年发现于四川省合川县,头尾全长约22米,其中脖子就有9.3米长,是世界恐龙大家族里脖子最长的,它的牙齿呈勺子状,是植食性恐龙。 •邓氏贵州鱼龙化石 :是我国特有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化石,身体呈纺锤形,四肢已退化变成鳍脚,适合游泳,它出现的时间比恐龙还要早,曾是海洋里的顶级掠食者。 •海百合化石 :博物馆二楼有一面巨大的海百合化石墙,海百合是最早出现在寒武纪的棘皮动物,它们把根固定在漂浮的浮木上,倒垂在水中,通过滤食水里的有机质颗粒为生,在海洋中形成了壮观的“海底花园”,这些化石非常精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周小姐虫化石:属于澄江生物群的化石种类,是澄江生物群得以发现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帽天山化石群发现的第一块化石,它整体形似蘑菇,因古生物学家周桂琴的卓著贡献而以她的姓氏命名。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