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自然资源部座谈会公布消息内容汇总 事关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耕地种植果树,宅基地地类认定,设施农用地备案选址,图斑调查下发时间。具体重点内容如下: 6月20日,自然资源部召开全面推进“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总体情况座谈会。调查监测司司长王华斌在介绍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有关情况时说,国土调查是例行体检,反映调查时点国土利用现状,不能直接作为管理依据。 比如,农民已批宅基地,不能因现状种玉米、蔬菜等,就按照耕地管理阻止个人翻建。应充分考虑地类来源的合法合规合理性,综合管理信息作出用地性质判断。”王华斌说。 针对以往出现的个别地方简单机械运用调查结果,执行政策出现偏差等情况,王华斌说,自然资源部会同林草等部门开展了多次业务培训,促进基层部门准确理解管理政策,规范运用调查监测成果,坚决纠正“唯技术论”、简单依据调查数据进行管理,损害农民利益等行为。 2025年,自然资源部调整优化工作流程,不再集中下发疑似变化图斑,充分依靠基层力量据实开展调查,支持各地把调查工作做在日常,缓解年底集中调查的工作压力。同时,强调调查工作应据实反映调查时点的真实状况,坚决杜绝不顾客观情况、通过突击整改等行为影响调查成果真实性,乃至损害农民利益等行为。 针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历史占用耕地种树种果种茶等造成的耕地流失问题,将积极引导各地实事求是,给足合理过渡期;按照“认定一批”“恢复一批”“置换一批”的方式,逐步有序分类处置。保护好农民合法权益。 认定一批,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对耕作层良好、符合耕地认定标准的,认定为耕地并进行严格保护;恢复一批,就是对集中连片、具备良好灌溉条件且易于恢复的,结合农民意愿、产业发展、作物生长周期等,分阶段、分批次逐步恢复;置换一批,就是对质量较差、坡度较陡等确实不适宜恢复的,有序退出耕地保护范围,置换适宜作为耕地保护的地块,确保耕地实至名归。 很多基层同志反映,永久基本农田管理存在“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会同农业农村部研究起草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初步考虑是,以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为目标,建立‘优进劣出’的管理机制,推进永久基本农田更加集中连片,逐步提高优质耕地比例。在优化布局的过程中,对基层反映的一些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配套设施难以落地的问题,我们在办法中作出了明确的政策安排下一步将会加快推动办法出台”#农村宅基地新规 #土地性质改变 #土地性质查 #土地性质查询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6
00:00 / 16: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
00:00 / 03: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4
00:00 / 2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8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1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9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