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谁懂啊!装修选水槽纠结了半个月,天天看天天刷,装上的瞬间直接狂喜——这波真的爽🥵 之前用双槽的痛谁经历过?😤大铁锅、煎锅根本放不进去,洗个锅溅得台面满地水,槽缝里的清洁死角永远擦不干净。换了这个大单槽才知道,厨房五金选对有多香!炒锅、汤煲直接整锅塞进去啊😆,冲洗起来毫无压力;连洗菜盆都能直接架在槽沿沥水,不用额外摆沥水架,台面一整个干净好吧。😵每次做饭看到都心情变好~🥵给姐妹们的建议👇 ▶ ✨选水槽优先挑蜂窝水滴压纹款,别选镜面款 带水滴压纹的水槽,哪怕用钢丝球擦洗,表面也不容易留痕,耐脏又耐磨,还能减少污渍附着;而镜面水槽缺少防护层,很容易出现划痕,水渍、手印也会明显残留。 ▶ ✨认准带防冷凝涂层+消音垫的款式,厚度选1.5-2.5mm 底部有防冷凝涂层的水槽,能有效隔绝潮气,避免橱柜受潮发霉;搭配消音垫的话,下水时噪音会小很多,用着更舒服。另外水槽厚度建议选1.5到2.5毫米之间的。 ❗️要是没有这些配置,不仅防潮性差、橱柜容易发霉,下水时的噪音也会比较大。 ▶ ✨材质选304不锈钢,避开201不锈钢 304不锈钢耐用性强,而且符合食品级标准,接触食材更安心;201不锈钢则容易生锈腐蚀,长期接触食物可能对健康有影响。 ❗️正品304不锈钢会标“SUS304”,如果看到DUS304、SVS304、USU304这类标识,都是201不锈钢的仿冒款,别买。 ▶ ✨内角选圆角设计,别选直角的 圆角内角的水槽不容易积污藏垢,清洁起来更省心;直角内角的水槽缝隙易沾油污,清理起来比较费劲。 ▶ ✨优先选大单槽,别选双槽 大单槽的空间更宽敞,不管多大的锅碗瓢盆都能轻松放进去刷洗;双槽的每个槽空间都比较小,洗大锅的时候可能根本装不下。 ▶ ✨下水管选侧边布局,不选中间布局 下水管在侧边的水槽,能更合理利用洗菜盆下方的空间,收纳物品更方便;下水管在中间的款式会占用大量空间,不仅放不了多少东西,视觉上也不够整洁。 #大单槽 #好物推荐🔥 #厨房好物 #强烈推荐 #每日分享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谁懂啊❗️装修选水槽真的快把我逼疯了!😅前前后后看了不锈钢、石英石、大单槽、双槽,刷了好多笔记还在犹豫——怕双槽不够用、怕石英石太重、怕不锈钢容易刮花,纠结到半夜翻购物车,差点随便买一个!😩 后来定了这款,现在用着才明白“慢选不踩坑”是真的!先说说让我沦陷的3个真香点👍🏻,全是日常用出来的实在体验: 1️⃣大单槽太能装了❗️之前担心单槽洗不了炒锅,结果现在煮完面条,整个炒锅直接放进去冲,不用像双槽那样挪来挪去,溅得台面上全是水,洗大件厨具超省心; 2️⃣台下盆清洁绝了❗️之前看有人说台下盆容易掉,特意选了加厚板材+加固安装,现在擦台面时,水和污渍直接扫进槽里,没有卫生死角,擦完台面秒变干净; 3️⃣自带喷枪太方便❗️洗水槽角落、冲菜叶子时,不用手伸进去抠,喷枪一冲就干净,连洗垃圾桶、冲台面缝隙都能用,实用性拉满。 顺便分享下我之前纠结时踩过的几个认知坑,🤨装修姐妹可以直接避: -☘️别选太小的单槽❗️ 至少要选60cm以上的,不然炒锅放进去会卡在边缘,用着憋屈; - ☘️石英石水槽别贪浅❗️ 深度至少18cm,不然洗东西时水花容易溅出来,擦台面的次数翻倍; - ☘️sus304❗️ 记得看前缀!不是sus304用久会生锈。 -☘️别选黑色❗️ 买不锈钢或者原色的,不易产生水渍,就算有也不明显。 -☘️不带压纹的不要❗️ 抗刮花,耐高温。 -☘️不带抽拉水龙头的不要❗️ 只能左右旋转的水龙头不方便,冲洗碗筷容易溅水,而且洗刷水槽不灵活。 以上是我自己差点踩的认知坑,给姐妹们列出来,根据自家需求灵活变动哦~ #好物推荐🔥 #厨房好物 #水槽 #大单槽 #我在抖音学装修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