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6
00:00 / 04: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2
00:00 / 04: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市值破50亿的电动工具零部件领军者,华之杰拓展多新兴领域 华之杰登陆上交所:从电动工具龙头到多元拓展 2025 年 6 月 20 日,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400.SH)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 19.88 元 / 股,首日开盘大涨 206.84%,市值突破 50 亿元,成为 “苏州军团” 在资本市场的新锐力量。这家深耕智能控制领域二十余年的企业,在稳固全球电动工具零部件领军地位的同时,正加速向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拓展。 华之杰成立于 2001 年,专注为锂电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等行业提供智能开关、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凭借 “低电阻双 MOSFET 电路技术” 等 32 项核心技术,解决了行业高功耗、大体积等痛点,推动电动工具向无绳化、锂电化、智能化转型。 在全球供应链中,华之杰与百得、TTI、牧田等龙头企业保持长期合作,产品销往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 年海外营收占比超 60%。越南、墨西哥工厂的本地化布局,强化了全球化交付能力。 技术实力方面,华之杰拥有约 400 项专利(已授权发明专利 62 项、在审 64 项),参与起草多项电子开关行业标准,实验室获德国 TÜV、美国 UL 认证,连续入选 “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2022-2024 年,营收从 10.19 亿元增至 12.30 亿元,净利润从 1.01 亿元升至 1.54 亿元,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9.88% 和 23.46%,盈利能力强劲。 华之杰同时布局新能源汽车赛道,依托锂电池管理等技术,开发智能线控制动电机、充电枪等产品,设立汽车电子研发部专攻。其电动工具领域的高能效电控技术已成功迁移,充电枪进入北美主流客户量产阶段,智能线控制动电机切入主流车企供应链并量产。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容,叠加智能家居、无人机等需求爆发,为华之杰的多元化布局提供长期增长空间。未来,华之杰将坚守 “工匠精神”,深化 “电动工具 + 新能源汽车” 双轮驱动,依托资本市场加速研发与升级,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智能控制解决方案,书写中国高端制造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电动工具 #华之杰 #新能源 #产业链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缺钱了?锂电企业集体赴港IPO #欣旺达 #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中伟股份#星源材质 7月1日,欣旺达宣布拟赴港上市,成为2025年以来继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之后,第三家冲刺港股的新能源电池龙头。 事实上,锂电企业赴港上市已成风潮: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瑞浦兰钧、正力新能已成功登陆港交所;亿纬锂能、中伟股份、南都电源、星源材质等也正积极筹划。这股上市潮的核心驱动力无疑是全球化战略。 欣旺达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此举旨在“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综合竞争力”。其海外布局已覆盖印度、越南、匈牙利、摩洛哥的生产基地,以及美、法、德、日、韩等国的营销网络。在港上市,无疑将为这些企业的海外建厂与市场开拓提供关键助力。另一方面,密集赴港也折射出行业对资金的渴求。 尽管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头部电池企业2025年Q1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但上游锂电设备商的惨淡业绩,侧面印证了锂电企业整体扩产步伐放缓、资金链承压的现实。然而,积极募资也传递出重要信号: 中国锂电产业链正寻求通过对接国际资本市场,撬动海外增长新空间。这不仅关乎个体企业的突围,更对提振行业整体信心与市场预期具有重要意义。您如何看待这波锂电企业赴港上市潮?背后是机遇大于挑战,还是风险暗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24
锂电材料龙头斩获495亿元大单#格林美#夏钨新能#固态电池#四氧化三钴#碳酸锂 10月24日,锂电材料龙头格林美发布公告,宣布厦钨新能源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国际竞争力的超高比能电池材料产业联合体。根据协议,2026–2028年,格林美将每年向厦钨新能源供应电池材料15万吨,三年累计45万吨,涵盖氯化钴、硫酸镍、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及碳酸锂/磷酸锂等多类产品,全面包含回收料,并由格林美负责稳定保供。以2025年10月下旬市场价格估算,该笔订单年价值约165亿元,三年总额高达495亿元。这一规模相当于厦钨新能2024年营收的3倍,接近格林美2024年营收的1.5倍,凸显双方对未来市场的强劲信心。合作重点覆盖低空飞行器、eVTOL、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所需的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及富锂锰基等先进材料的原材料,旨在抢占下一代电池技术制高点。此次合作不仅是产业链中上游的深度绑定,更是中国锂电产业从“竞争”走向“竞合”的关键一步。格林美借此锁定长期产能释放通道,厦钨新能源则筑牢了核心原料供应的“压舱石”。这不仅是订单的合作,更是技术、供应链与战略愿景的深度融合,为行业高端化、协同化发展树立了新标杆。对此,朋友们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